正文 試論原油集輸站的安全風險與對策(1 / 2)

試論原油集輸站的安全風險與對策

工業技術

作者:王秀琴

[摘 要]原油集輸站庫是將油井采出的油、水、氣混合物進行收集、暫存、初步處理並輸送到指定的容器或裝置的全部生產過程。主要設備有分離器、加熱爐、壓力沉降罐、緩衝罐、脫水罐、輸油泵、集輸管線、原油儲罐等,構成一個壓力係統和熱力係統,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下操作運行。若操作不當,會導致憋壓、跑油、抽空、火災、爆炸等事故的發生。本文筆者就原油集輸站的安全風險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原油;集輸站;安全;風險

中圖分類號:TE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094-01

一、風險管控的定義

風險管理與控製是利用風險分析與評估等方法辨識係統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或稱為危險、有害因素等,對發現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定義、分類和說明,並采用危險預先分析、事故樹等方法對其可能造成的影響或結果進行分析,定義出危險有害因素的等級,製定預防或控製措施並組織實施,不斷跟蹤監控其措施實施效果並進行效果評價,從而進一步循環,逐步實現對危險有害因素的控製與消除。LEC法是對具有潛在危險性作業環境中的危險源進行半定量的安全評價方法,用於評價操作人員在具有潛在危險性環境中作業時的危險性、危害性。該方法用於係統風險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的乘積來評價操作人員傷亡風險大小,這三種因素分別是:L(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人員暴露於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和C(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後果)。給三種因素的不同等級分別確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個分值的乘積D來評價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大小,即:D=L×E×C。風險分值D越大,說明該係統危險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減少人體暴露於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或減輕事故損失,直至調整到允許範圍內。

二、風險管控內容

風險管控的內容包括:危險有害因素分析、風險評價、危機預警與風險幹預、應急救援和安全監督與管理等。實施風險管理盡量使風險處於受控狀態,采取工程技術措施、安全監督管理對策和培訓教育等手段,降低風險,減少事故的發生、降低各類損失,保護人員的安全與健康。

三、影響原油集輸站庫安全生產的因素

1.人的不安全行為。從人的心理狀態出發,將人的不安全行為分為有意和無意兩大類,有意不安全行為指有目的、有意圖,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為,是故意的違章行為,如酒後上崗,在防爆區域內使用非防爆設備等。無意的不安全行為指非故意的或無意識的不安全行為,人們一旦認識到了,就會及時加以糾正。主要表現為:人的安全意識淡薄,安全技能欠缺,執行操作和工藝紀律不嚴。具體有:一是操作錯誤,忽視安全警告,如各類油泵的維護保養,沒有按照先停機再保養要求,造成機械傷害,站內儲罐倒換時,閘門倒換沒有按照程序開關,造成管線憋壓刺漏等;二是使用不安全的設備或不安全地使用設備,如在防爆區域內使用非防爆設備引起的火災爆炸事故,或使設備超壓運行造成的設備損壞等事故;三是站庫巡查時走、攀不安全位置,如巡查時圖捷徑攀越管線造成摔傷等;四是不按規定使用個人防護用具,如不按規定使用勞動保護用品,高空不係安全帶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等。

2.物的不安全狀態。人機係統把生產過程中發揮一定作用的機械、物料、生產對象以及其他生產要素統稱為物。由於物的能量可能釋放引起事故的狀態,稱為物的不安全狀態。這是從能量與人的傷害間的聯係所給予的定義。如果從發生事故的角度,也可把物的不安全狀態看作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物的狀態。主要表現為:站庫設計時因地理環境限製造成設計上的缺陷,設備設施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附件不全。具體有:一是因地理環境因素,造成站庫的防火間距不夠,布置格局不合理;二是站庫設備設施本身存在的缺陷,如站內使用的各種泵類,電機與泵聯結旋轉部位沒有防護罩,閥門選型不對等;三是站內設施的腐蝕造成集輸管線、上罐梯子、儲罐頂部強度降低,易造成穿孔、墜落事件;四是安全附件不全或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