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動機冷卻水與機油相互混合的故障分析(1 / 2)

發動機冷卻水與機油相互混合的故障分析

工業技術

作者:肖玉軍

[摘 要]水冷發動機在長期使用過程中,難免出現機油進入冷卻水中或者水進入機油中的現象。發現不及時會給發動機造成很大的損害,本文根據水道與油道的結構關係進行分析其原因,排除故障。

[關鍵詞]機油;水;混合水冷發動機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有時出現油底殼進水的情況,油底殼進水後機油與水形成一種灰白色的混合物,粘度大大降低,如發現不及時,將造成發動機拉瓦等嚴重後果。有時冷卻水裏會有一層油汙,造成水箱散熱不好,發動機高溫。造成水進入油底殼,機油進入冷卻水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麵。

中圖分類號:U4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097-01

1.氣缸墊損壞

發動機氣缸墊主要用來密封各氣缸以及各氣缸對應的水道和機油油道。由於水本身的流動性較好,而且氣缸體內的水循環速度較快,因此一旦氣缸墊損壞,水道內的水便會流進機油油道,造成發動機油底殼進水。氣缸墊損壞是造成油底殼進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正常使用的幹式缸套的發動機而言,氣缸墊損壞是機油進水的首要原因,有時是唯一原因。而氣缸墊使用時間過長、安裝氣缸蓋時螺母沒有擰緊到規定的扭矩或沒按規定的順序擰緊,都容易加速或造成氣缸墊的損壞。油底殼進水後,若將氣缸墊從發動機缸體上拆出,這時氣缸墊密封水道和機油油道之間的部分應有濕透的痕跡,如沒有濕痕,則應立即從其他方麵查找原因。

2.缸套密封圈損壞

對濕式缸套的發動機而言,由於缸套密封圈要承受一定的壓力,若所加冷卻水的水質不良也會對密封圈產生或多或少的腐蝕,因此一旦發動機使用時間過長,缸套密封圈便容易損壞。而如果缸套安裝不正確,將直接造成密封圈被擠壓變形甚至損壞,並最終導致缸體內水順著缸套外壁直接進人油底殼。判斷缸套密圈是否損壞,可以先將發動機油底殼拆下,並將水箱加滿水,這時在發動機的下麵如果發現缸套外壁有向下滴水的情況,則是該缸套密封圈損壞;如果沒有,則說明是其他方麵的原因,這時可拆下氣缸墊或其他部分進行檢查。

3.機油冷卻器損壞

機油冷卻器損壞是造成發動機進水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機油冷卻器內藏於機體的水腔之中,如果加人的冷卻液不符合標準,將對冷卻器腐蝕很大,甚至造成冷卻器出現鏽縫。由於水流動性好,因此冷卻器外部的水便會滲透到內部機油裏,並最終流到油底殼內。再者,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由於機油的壓力大於水的壓力,所以機油會輕而易舉的進入冷卻水中。因為正常使用中機油冷卻器並不容易損壞,所以該原因往往容易被忽視。如我們公司一台sd50?裝載機,在使用過程中發動機油底殼出現了進水的情況。一開始,維修人員認為是氣缸墊損壞所致,但將缸蓋拆下後,發現氣缸墊密封水道和油道之間的那部分並無濕痕,更無損壞的地方。於是,維修人員又認為可能是缸套密封圈損壞所致,將油底殼從發動機上拆下,並向缸體上部的水道慢慢加水直至加滿為止,而在發動機底部並沒有發現各缸套周邊有滴水的現象,因此可以排除缸套密封圈損壞的可能。經最後分析,一致認為是機油冷卻器損壞所致。拆下機油冷卻器並將其出油口用塑料布紮緊,然後放到水中並將進油口露出水麵,用壓縮空氣通過進油口向機油冷卻器內慢慢地充氣,這時發現機油冷卻器有氣泡冒出,證明判斷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