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中的配電自動化技術
工業技術
作者:耿文伊
[摘 要]隨著我國電力工業的發展,含配電係統自動化在內的城網建設改造和電力市場已提上了日程,正在啟動的發電市場展示了向配電市場發展的前景。?因此,在電網發展和建設過程中,有必要提高科技投入,早日實現電網的智能化。
[關鍵詞]配電自動化、智能電網、技術、發展
中圖分類號:TP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103-01
1、智能電網中配電網的重要作用
智能電網,顧名思義就是電網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製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係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電力係統可劃分為輸電係統和配電係統。配電係統通常稱為配電網,它麵向用戶,從輸電係統接受電能,再分配給各個用戶。
配電網直接麵向用戶,是保證供電質量、提高電網運行效率、創新用戶服務的關鍵環節。配電網,特別是城市電網,集中了大量的重要負荷,涉及國家的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和諧。配電網自動化可以實現更加智能化的配電,進一步優化電力資源的配置。它是提高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質量、擴大供電能力、實現配電網高效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是實現智能電網的重要基礎之一。與輸電網相比,配電網的靈活性、自動化分析和控製水平還不足。高級配電自動化建設將成為智能電網的重要構成部分。
要建設智能電網,必須給予配電網足夠的關注。配電網的智能化是統一堅強智能電網的重要內容,而自愈控製技術、智能微網技術、用戶服務和需求響應技術、集成通信技術、設備技術等是配電網智能化的核心支持技術。結合我國配電網建設的實際,掌握智能配電網核心支持技術,賦予配電網自預測、自預防、自優化、自恢複、自適應的能力,對於提高我國配電網的自動化和可靠性水平、改變傳統電網的控製方式和建設具有較優越綜合性能、較高運營效率、較好社會效益、較低投資成本的統一堅強智能電網,推動我國配電網技術革命和解決人類所麵臨的能源、環境、氣候等問題都具有重要意義。
智能配電網是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外的智能電網研究和實踐大部分都集中在配網側。智能配電網就是以配電網高級自動化技術為基礎,通過應用和融合先進的測量和傳感技術、控製技術、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信息與通信等技術,利用智能化的開關設備、配電終端設備,在堅強電網架構和雙向通信網絡的物理支持以及各種集成高級應用功能的可視化軟件支持下,允許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發電單元的大量接入和微網運行,鼓勵各類不同電力用戶積極參與電網互動,以實現配電網在正常運行狀態下完善的監測、保護、控製、優化和非正常運行狀態下的自愈控製,最終為電力用戶提供安全、可靠、優質、經濟、環保的電力供應和其它附加服務。
2、智能電網中的配電自動化技術
要保證配電網安全、可靠、經濟地運行和向用戶供電,智能配電網在功能上不僅需要有電力網絡和通信網絡的物理支持,還需要有集成各種高級應用功能的軟件支持。
2.1從網架結構上來講,智能配電網應該具有可靠而靈活的分層、分布局的拓撲結構,滿足配電係統運行控製、故障處理、係統通信的要求;
2.2從運行控製上來講,智能配電網應該既具有正常運行時實時可靠地係統監視、隱患預測、智能調節、優化運行的能力,又具有係統非正常運行時的自愈控製能力;.3、從通信上來講,智能配電網應該具有建立在開放的通信架構和統一的技術標準基礎之上的高速、雙向、集成的通信網絡設施,以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一體化統一;
2.3從軟件組成上來講,智能配電網應該是基於UNIX、WINDOWSNT平台的完整係統,高度集成SCADA、PAS、DA、GIS、DMS,既滿足配電係統安全運行的要求,又滿足各類用戶方便使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