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鐵路隧道淺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術淺析(1 / 2)

鐵路隧道淺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術淺析

建築工程

作者:餘茵

[摘 要]鐵路建設工程的規模和數量在不斷的提高,加之施工情況越來越複雜,也為鐵路工程的建設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在鐵路的修建過程當中時常出現公路和鐵路相交的情況出現,麵對這樣情況通常選擇在公路上跨或下穿鐵路的方式進行。以下主要針對鐵路隧道淺埋下穿高速公路當中的暗挖段和明挖段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鐵路隧道;穿高速公路;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445.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142-01

引言

隨著對隧道圍岩與支護相互作用認識的加深,各種開挖和支護方法也得到了係統性的研究和應用,尤其是在淺埋、軟弱地質條件之下的開挖和支護施工技術得到了突破性的進步。針對鐵路隧道淺埋穿高速公路施工當中,由於該方麵的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還並未形成一個較為係統和完整的施工工藝、措施。本文主要從暗挖段和明挖段施工技術之上進行了簡單的探索。

一、暗挖段施工

(一)超前支護

由於受到淺埋各項因素的限製,在隧道建設當中在此主要使用了超前管棚。通過超前大管棚和鋼拱架之間的組合,從而構建棚架。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麵能夠有效的避免坍塌問題出現,另一方麵也阻止了高速公路出現沉降問題。在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段的拱部設置了159,長度18m的大管棚。每間隔一米設置三根管棚,搭接長度為3m。在開展管棚施工之時,要將鑽孔外插角控製在2°左右,避免由於隧道覆蓋厚度不足而造成穿頂問題。為了有效的增加支護力度,在每兩個鋼管之間還可以設置42的超前小導管。

(二)施工過程

其上導坑在開挖之時,循環進度保持在1 榀鋼架間距約為15m。在開挖其下部之時,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必須控製上導開挖拱架的間距問題。在開挖仰拱之前,先要做好準備工作,比如了解地質狀況、監控測量等。隻有在確認了圍岩變形在設計允許範圍之內,符合相關的測試要求之後,方可進行拆除,並配合後續工作。在進行拆除之時,應當使用風鎬依據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逐一拆除各個鋼支撐之間的噴射混凝土。對於其中臨時的鋼構件,可以直接通過氣焊燒斷的方式拆除。在整個施工過程當中還需要注意的是,盡量避免對初期支護係統造成幹擾。

(三)初期的支護

在進行初期支出之時,所使用的構件主要包括了係統錨杆、鋼筋網、工字鋼架支撐等,通過這些構件的組合,最終形成初期支護係統。邊牆主要使用4m的砂漿錨杆,其內徑是22㎜。拱架的間距是50㎝。所選擇的鋼筋網規格為8,間距為20cm20cm,混凝土的厚度為30cm。為了進一步提高初期支護強度,保障安全施工,支護參數的設置應當在原有基礎之上有所提高。支墊主要使用縱向托梁32槽鋼作為外部鋼架,由於增加了其受力麵積,也相應提高了支護的安全性。

二、明挖段施工

(一)路基工程

隧道圓心下方1.5m左右的位置可以設置為灌注樁頂麵標高,從樁頂麵的位置開挖,即沿著與隧道垂直的方向開挖,寬度是18.66m。對於邊線的設置通常按照1:0.5的坡比進行。在實際的工程當中,為了便於後續工程,要求在開挖之時應當預留部分核心土,其還可以成為護拱混凝土澆築過程當中的臨時支撐點。要求要合理控製開挖速度,通常為每次約七米。

(二)建設施工平台

施工平台的構建是必要的,在完成修築之後就可以開始包括壓頂梁、樁基等施工。在這裏主要使用挖掘機進行盤料、平料等工作,采用密排碾壓的方式。在進行單點碾壓之時,碾壓的次數不低於20次,將分層的厚度保持在大約30cm,確保壓實度符合施工需求,避免平台出現下降現象。由於普通的建築企業通常沒有配備較為專業的壓實設備,因此壓實工作也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製,沉降現象不可避免。這就要求在構建平台隻是,在頂麵應當預留沉降量,通常約為1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