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農村電力管理的研究(1 / 2)

關於農村電力管理的研究

經營管理

作者:陳麗霞

[摘 要]本文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闡述了農電管理體製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相應的提出了加強對策。

[關鍵詞]農村電力;管理體製

中圖分類號:F426.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162-01

引言

農村電力是電網的神經末梢,它為農村經濟各種產業的生產、發展及居民生活提供必要的能源,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先行工業。農村電氣化程度是對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的重要標誌。而電力普遍服務也集中體現在農村電力供應上。下麵筆者對農村電力管理進行了探討。

一、農電管理體製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行政性管理

由於計劃體製的影響,農電企業一直作為國家行政機關的附屬機構,為了適應政府對企業的計劃管理,農電企業在組織機構、部門設置、人員配備等方麵與政府行政部門層層對應。由於農電企業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而且是我國的基礎性產業,不僅關係到農村經濟發展,更是影響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問題.因此,政府對農電企業的生產、銷售和分配等各個環節都嚴格控製.農電企業沒有自主經營權,存在著計劃經濟體製下國有企業效率低下等所有問題和弊端。

2、壟斷性封閉式經營

農電企業一直作為我國自然壟斷企業,其主要依據為:農村電力網絡不可分割,一個地區隻能有一個網,農村電網具有範圍經濟性,即在一個地區內,由一個部門提供全部服務,價格最便宜;農村電網更具有規模經濟性,一個地區隻有一個網絡,才能實現規模經濟:農電企業投資大,其投資沉澱形成了壁壘,別的部門很難進入。由於農電企業的重要性,國家對電能的產供銷等各方麵作了硬性規定,別的投資主體不允許進入農電企業內部,農電企業一直都是獨家經營,所以能享受到壟斷收益。另外,農電企業為了減輕社會就業壓力,安置職工子女就業,解決職工後顧之憂,創辦依附農電的三產企業。致使農電業務從電網規劃、設計、施工、產品製造、檢修和電網調度、運行、銷售、分配多元一體化經營與管理,對行業實行了封閉式運作。

3、農電投資無穩定來源

長期以來,國家在電力工業投資體製上,實行的是“重發、輕供、不管用”和“誰投資、誰收益、誰管理”的原則,作為電力係統“用”的最末端的農村電力,一直來,國家不對其進行投資。也就是說,農網發展沒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在農村電價中收取的兩項費用的2/3用於電源建設,剩下不足1/3還不夠添置維護設備,更談不上改造和發展。然而,由於各種原因,農網建設改造缺口資金仍很大,且電網作為農村電力市場的紐帶,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不斷更新、改造,今後農網建設改造資金仍不落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電網穩定的資金來源問題。

4、多頭管理,政出多門

農電多元化管理體製導致農村電力利益相關主體多樣性.農村電力設施的投資主體不統一,管理不統一,都覺得是一塊大肥肉,層層插手管,人人都往裏擠,導致管理機構交叉重疊,政出多門.因此,農村電力監督管理是誰都可以管,也是誰都沒義務管。有好處、有利益的時候,地方黨委、政府和供電局、農電總站等部門爭著管;具體需要解決的問題,需要挑責任的時候,無人過問,惟恐避之不及。

5、農村電價管理體製混亂

實施“兩改一同價”前,各級政府搭車收費現象嚴重,加上農村偷電盛行,一般被偷電量占總電量的巧%左右,有的高達30%。而農村單戶用電量小,分布廣,線損非常高,所有這些導致農村電價奇高。農村電費回收實行按村收費模式,這在本質上是一種代收費行為,而在實踐工作中必將導致低壓電網電能損.耗的加價過程,這個過程掌握在少數人手裏時,難免形成中間盤剝環節。“人情電、關係電、權力電”以及“亂加價、亂攤派、亂收費”現象嚴重。

6、農村電價形成機製與電力市場供求脫節

農村電價形成機製是電力市場經濟的核心機製,而我們現在的農電價格從計劃經濟發展到市場經濟經曆了漫長的過程.現在機製發生了改變,體製發生了變革,價格體製卻沒有跟上,而作為市場配置資源的主要杠杆的電力價格,其形成機製不合理.而目前電力企業的銷售價格是憑政府的指令,缺乏必要的靈活性,不能反映市場供求的變化,不能正確指導資金投向。

二、加強農村電力管理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