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風險與防範(1 / 2)

論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風險與防範

經營管理

作者:萬秀麗

[摘 要]應收賬款的風險管理是企業的難題之一,本文從應收賬款的基本理論入手,重點分析了當前我國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基本的應對辦法,並提出了進一步完善應收賬款管理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應收賬款;信用銷售;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186-01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信用銷售成為企業對外銷售的重要方式,信用銷售的存在必然產生企業的應收賬款。應收賬款的存在對企業既有有利的影響,又有不利的影響,應收賬款管理的恰當與否,直接關係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一、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客戶資信評估方麵

客戶信用評價不足,信用風險難以識別。企業要想在源頭上遏止應收賬款壞賬的發生,就必須對往來的客戶進行科學的信用評價,往往企業缺乏的就是對客戶的信用評價和風險評估。

1.2內部管理製度方麵

1、考核製度不合理

企業對營銷人員的業績考核往往隻要他們把產品賣出去了就算完成銷售任務了。銷售人員為了個人利益的最大化,為了更多的完成銷售數量,采用信用銷售,回扣等手段,加大銷售力度,其結果是銷售增加了,可是由於他們缺乏對客戶的考察使企業賬麵的應收賬款數額龐大,發生壞賬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

2、未建立應收賬款管理責任製度及定期查對賬製度

企業的相關部門之間在職權上一般是獨立的,沒有必要的相互約束和激勵機製,一旦出現了問題,沒有人承擔責任。

3、未建立壞賬準備金製度

應收賬款的存在,發生壞賬的風險不可避免。因此,會計準則規定,企業要在會計期末,對企業持有的應收賬款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比例計提相應的壞賬準備。但目前,我國的很多企業對於會計準則的這一規定置若罔聞,從來不計提壞賬準備,隻有在壞賬確定發生時直接衝減應收賬款。這樣的處理方法 ,使企業的財務報表在會計期末不能可靠的反映出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1.3日常管理方麵

日常管理工作不規範。部門之間不能互相牽製和激勵,銷售部門隻負責銷售,財務部門隻負責記賬,可是對於發生且登記在賬的應收賬款的後續管理則似乎不關任何部門的事。一旦客戶的經營情況發生變化,企業不能第一時間掌控,也就不能及時采取有效的防範措施,從而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二、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的對策

(一)做好客戶的資信調查,確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對於現代企業而言,信用政策的好壞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采用一個科學的有效的,既能達到企業擴大銷售的目的,又能將壞賬風險充分的降低在企業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這對企業而言尤為關鍵。一個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製定至少應考慮以下幾方麵:

1、 建立客戶信息管理機構

目前,很多企業還是由營銷人員單獨管理客戶的信息資料,使得客戶信息成為每個營銷人員的個人資源,不能在整個企業中流通。當企業的銷售人員因為主管或客觀的原因離開企業時,往往他們會為了其自身的利益,不會將其所掌握的的客戶信息留給企業,甚至會帶走企業的一部分客戶。因此,為了杜絕這樣的情況發生,企業必須建立一個專門的負責客戶信息管理的機構,建立企業的客戶信息數據庫,保護屬於企業的客戶信息,使客戶信息成為企業而非某個個人的資源。

2、做好客戶的信用調查、分析和控製,構建客戶文件,分級管理

企業應配備專門的人員從事市場信息調查,對正在合作和將要合作的客戶做詳細具體的調查,包括客戶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支付能力等。企業搜集了客戶的有關資料以後,對客戶的信用狀況進行分析和判斷,編寫客戶調查報告,並建立相應的信用檔案,以供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