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科技在農業發展中的現在和對策(1 / 2)

淺議科技在農業發展中的現在和對策

農村建設

作者:高曉影 王昕

[摘 要]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農業技術也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但是由於現行農業生產管理體製的限製,政府經費投入的不足,以及服務手段的落後,很多先進的生產技術得不到普及和應用,本文就現代科技在農業中如何進行普及做出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農業科技;科技服務;先進技術

中圖分類號:F3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206-01

健全、高效的農業科技服務體係對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村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改革開放以來,農業和農村經濟實現了高速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模式。麵對農業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新形勢,現行農業科技服務體係已明顯落後。因此,創新農業科技服務體係,成為當前全省農業和農村科技工作重要而急迫的任務。

(一) 現行農業科技發展的現狀

1.管理運行機製效率低下

由於政策和體製等方麵的製約,當前農業科技推廣體係中的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農民專業技術協會、龍頭企業和其他科技推廣力量,這些科技推廣服務機構和人員分屬不同的部門指導或管理,沒有統一的協調機製,服務功能分散,使得整個農業科技服務體係缺乏一個高效、統一的管理體製和運行機製。科技資源難以有效整合,服務機構設置單一,按專業分設的技術推廣機構不具備技術綜合功能,不能適應技術應用綜合化發展的需要,無法滿足農民對技術和信息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農業科技服務體係本身也存在機構重疊、政事不分,運轉成本高昂,服務效率低下等問題。近年來推行的農業科技服務管理體製改革雖然已經基本上將農業行政和事業單位的責、權、利明確區分開來,但二者之間仍存在千絲萬縷的聯係, 行政機構幹預事業單位具體工作的現象屢見不鮮,農業科技服務人員仍然要花費很大的心思去應付各種行政事務,極大地分散了從事科技服務的時間和精力。

2.經費投入力度不足

各地經濟發展差距較大,發達地區地方財政用於支持農業科技服務體係建設的力度大,政府主導型農業科技服務體係的作用和功能得到進一步增強。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基本上是“吃飯財政”,特別是鄉鎮財政困難重重,很難解決農技服務體係的運轉經費問題,不僅影響辦公、推廣活動的正常開展,而且束縛了農技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農業科技服務僅僅依靠政府農業、科技部門的現狀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一些企業、組織對農業科技引進試驗示範推廣的投入不多,政府、企業、專業技術協會、民間組織等服務主體的多元化投入機製還沒有形成。

3.服務手段落後

目前,農業科技服務體係經過近幾年的改革,公益性人員雖已定崗到位,公益性職能開始履行,但各級農業部門,特別是鄉鎮農技站(中心)仍以創辦技物結合的農資經營型服務實體開展服務。在服務手段上,仍以典型示範為主,輔以培訓、谘詢、發放技術資料、召開現場會等方式;信息化服務手段落後,農村現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低,農業信息服務“最後一公裏”問題沒有突破。多數鄉鎮農村信息服務站建設水平不高,有些鄉鎮根本無法上網,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不相適應。

(二)大力發展農業科技的策略

1.創新公益性農業科技服務體係運行機製

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機構是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進一步確立縣、鄉兩級農業科技服務機構的公益性農業服務職能,構建縣級機構的公益型服務模式。要加強領導,促進部門協調溝通,以利於公共服務機構公益性服務職能的發揮。要按照“強化公益性、放活經營性”原則,建立和推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產技結合、上下聯動的科技服務機製,穩妥地推進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機構公益性推廣和經營性服務分離。由政府主導公益性服務,給予穩定支持,提高公益性服務質量水平。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鼓勵創辦各類實體從事經營性服務,支持以科技示範基地為依托,以項目為載體,進行農業科技成果的示範、推廣應用。通過對公共服務機構的改革和服務機製的創新,使公共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與其履行的依托職能相匹配,通過承擔其公益性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滿足農民的服務需求,促使現代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