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分析節水灌溉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中的重要性
園林景觀
作者:王靈玲
[摘 要]農業是我國第一產業,其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對農業整體發展和增值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我國經濟整體發展,農業需水量與供水量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深。為了提高水資源在農業中的使用率,需要進一步推廣節水灌溉在農田水利建設中的比例。本文主要從二者的相關釋義、現狀、不足等方麵對其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節水灌溉;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中圖分類號:TD3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300-01
引言
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農田水利在農業發展中占有重要角色。隨著中國人口的不斷增加,為了確保農業收入的穩定,必須確保農田水利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從資源利用率和開發的角度出發,需要節約資源,進一步提高水資源在農業發展中的使用率。加之,灌溉是農業發展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提高節水灌溉在農業發展中的使用和相關技術。同時,提高節水灌溉的相關技術一方麵有利於僅有提高水資源在農業發展中的使用率,另一方麵有利於資源的合理分配,且能夠確保農作物的高產值,促進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一、節水灌溉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概述
節水灌溉技術主要是依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農作物的實際生長情況,充分使用當地實際降水量、灌溉技術、灌溉水等,從而使得農業整體利益達到最優。該技術主要是通過降低農業用水中的損耗、水運輸過程中的損失、農作物蒸發等,從而使得水資源在農業中的使用率達到最大值。將節水灌溉技術使用到農業發展之中有利於提高農業發展的整體效益,進而促進農民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進而推動經濟整體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農業用水占用水量的80%左右,但是節水灌溉在我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中作用和使用明顯低於發達國家。該技術在我國農田水利的實際使用中僅僅占有11%左右,實際農田灌溉水的使用率僅僅隻有41%,發達國家為72%左右。隨著我國人口不斷增加,經濟社會水平的不斷提高,供水與用水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根據相關調查研究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平均缺水在401億立方米左右,農業缺水表現最為明顯,從而給農業造成較大的損失。因此,為了確保我國可持續永續發展,節水灌溉在農田水利基礎建設中的推廣有著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麵的特征。首先,組織上主要是以農民為主體,政府給與宏觀指導和技術支持。整體而言,該基礎設施建設主要采用政府為主導,責任分解機製,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結合農民的意願。其次,環境經濟綜合效益發展為主。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該建設的主要指導思想從工程經濟轉變為環境經濟,更加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進一步優化水資源配置,推動我國可持續發展。再次,投入方式是社會投入占有大部分,國家為輔。采用此種投入方式可以增加投資者的收益率,將該建設落到實處,提高社會投資者的投資興趣。最後,隨著我國社會的整體發展,該項目出現了新的特征,例如:更加重視其質量效益,將節水灌溉、防洪防滲漏、統籌規劃相結合,更加重視農業增收問題。
二,二者之間存在的不足與相關建議
我國節水灌溉在該項目建設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第一,農民的節約用水的意識較低,大多人就采用傳統的灌溉方式,從而造成水資源使用率低的問題。目前,在我國農村大部分農民人就采用大水漫灌或者水溝灌溉的方式,傳統的灌溉方法造成水資源的浪費,農業增收不明顯。第二,該項目管理有待提高,大部分地區更加重視實際灌溉而忽視了對其的管理,使之呈現自由發展的趨勢,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第三,我國灌溉技術有待提高和推廣。我國的節水灌溉技術明顯低於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也僅限於一些發展速度較快的農業灌溉區。同時,其在農田水利建設中所占的比例較低,推廣的程度有待提高。第四,不合理的灌溉技術的實施抬升了地下水位,從而造成了水質鹽度的增加,這增加了農民的負擔,同時對水資源造成一定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