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沈陽市少年籃球運動員心理因素的問卷調查
理論廣角
作者:張心江 趙麗霞 王凡
[摘 要]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等方法,對沈陽市體校14-17歲35名少年男、女籃球運動員訓練及賽前心理因素的兩次問卷調查與分析。調查結果表明:第一次總體自信心和特質自信心好的比例占34.29%,中等的占17.14%,差的占48.57%,狀態自信心好的比例為零,中等的占11.43,差的占88.57%。第二次總體自信心和特質自信心好的比例占40.0%,中等的占34.29%,差的占25.71%,狀態自信心好的比例占8.57%,中等的占28.57%,差的占62.86%。由於少年心理特點的原因,心理因素不穩定,自信心起伏較大,狀態自信心差的人數相對較多、占的比例較大,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及心理調節,第二次測試結果好於第一次,使少年籃球運動員能有一種較理想的自信心投入比賽,從而進入比賽最佳狀態。
[關鍵詞]籃球 ; 少年運動員 ; 心理因素
中圖分類號:G804.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358-01
1 引言:
各國對心理訓練都十分重視,對籃球運動員心理因素的要求也很高。實踐證明,籃球運動員在比賽中不僅要消耗大量的體力,而且要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如果籃球運動員對訓練和比賽所需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發揮不好,即使身體素質、技術、戰術訓練比較好,也不可能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高水平的比賽最後往往是心理因素起著決定作用。本文對沈陽市體校14-17歲35名少年男、女籃球運動員進行了兩次心理因素問卷調查,了解目前運動員在賽前及平時訓練中存在的心理問題,為教練員在將來的運動訓練與比賽中進行及時指導提供可靠依據。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沈陽市體校14-17歲少年男、女籃球運動員,男23人,女12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查閱資料法,查閱有關少年籃球運動員及心理因素等方麵的資料。
2.2.2 問卷調查法,運用運動心理測評係統對35名少年男、女籃球運動員在訓練和賽前進行先後兩次心理因素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都為35份,測得結論為總體自信心、特質自信心和狀態自信心中的好、中等和差三種。
2.2.3 數理統計法,利用計算機心理軟件對問卷進行數理統計、整理。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第一次少年男、女籃球運動員心理因素問卷調查
3.1.1 少年男、女籃球運動員總體自信心調查
自信心是指個人相信自己,對自己所知的事情、能做的事情或已做的事情確信不疑。運動員大賽中的總體自信心,無疑來源於訓練中的自信。總體自信心是影響運動員比賽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對14-17歲少年男、女籃球運動員總體自信心情況第一次調查。從調查的數據統計看:總體自信心好的比例占34.29%,中等占17.14%,差的占48.57%,其中少年男子運動員好的比例占39.13%,中等的占13.04%,差的占47.83%;少年女子運動員好的比例占25%,中等的占25%,差的占50%。這表明少年男、女運動員在訓練中總體自信心處於偏低狀態。
3.1.2 少年男、女籃球運動員特質自信心調查
在35名少年男、女籃球運動員第一次調查統計中發現,從總體來看特質自信心好的運動員比例占34.29%,中等的占17.14%,差的占48.57%;在23名少年男子籃球運動員中,特質自信心好的比例占39.13%,中等的占13.04%,差的占47.83;而在12名少年女子籃球運動員中好的占25%,中等的占25%,差的占50.0%;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少年男、女籃球運動員特質自信心較差占的比例比較多,所以加強運動員特質自信心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3.1.3少年男、女籃球運動員狀態自信心調查
從國內學者給的定義看,狀態自信心是指個體在某一時刻對其具有的能力在競技運動中獲取成功的信念和確信程度,是在特定情境下實際表現出來的取勝信念。狀態自信心的好壞對運動成績具有直接的影響。從調查的結果看,14-17歲少年男、女籃球運動員狀態自信心很差,好的為零;而少年男運動員中等的比例為13.04%,差的為86.96%,少年女運動員中等的比例為8.33%,差的為91.67%。14-17歲這個年齡段的少年運動員狀態自信心起伏較大,所以在比賽中成績容易出現起伏、不穩定,因此加強少年籃球運動員狀態自信心的培養和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自我調節能力,使之達到符合比賽要求的狀態自信心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