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述我國主要氣候類型及其特點
理論廣角
作者:黃曉飛 劉翀
[摘 要]氣候類型即地區的自然條件,一般由陽光強弱、水、陸麵積大小、水陸位置分布而產生。氣候類型不同,其所表現出的氣候特點也大有不同。了解氣候類型及其對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身邊的氣候環境,更好地安排我們的生產生活。本文淺述了我國主要氣候類型及其特點以及對我國生產生活的影響。
[關鍵詞]我國主要氣候類型;特點;影響
中圖分類號:TG1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367-01
一、關於 “氣候類型”及其劃分
氣候類型即地區的自然條件,一般由陽光強弱、水、陸麵積大小、水陸位置分布而產生。全球氣候是在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麵性質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形成的。根據世界各地區氣候基本特征及其成因的差異性,可將全球氣候分成若幹氣候帶。在同一氣候帶內,一方麵氣候具有某些相似性;另一方麵,由於帶內各地的海陸位置、距海遠近、洋流性質、地勢高低和局部環流狀況等的不同,氣候又存在差異性。據此,可將有的氣候帶分出若幹氣候類型。
因為在自然界所有的氣候帶和氣候型都是漸變的,不存在明顯的分界線,所以迄今為止,關於氣候帶與氣候類型的劃分,學術界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為了方便區分氣候類型,在氣候類型分布圖上,人們有意劃分出一些分界線。這些分界線實際上是具有一定寬度的過渡帶。當前氣候帶的劃分通常以等溫線為指標,而氣候帶內氣候類型的劃分,通常考慮降水和地形因子等的作用。
二、我國對世界氣候類型的分法
氣候分類法有多種,我國氣候學家在斯查勒的動力氣候分類法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修改,將全球氣候分為三個緯度帶和高地氣候,在各緯度帶中又分若幹氣候型。根據緯度高低的不同,首先分為陸地低緯度、中緯度以及高緯度氣候。
具體來說,陸地低緯度主要受赤道氣團和熱帶氣團的控製,全年高溫,月平均氣溫最低也在15℃以上。其氣候類型包括赤道多雨氣候、熱帶幹濕季氣候、熱帶幹旱與半幹旱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以及熱帶海洋性氣候五種。陸地中緯度氣候帶是冷、暖氣流相互角逐的地區,氣溫、降水的季節變化和非周期性變化都很顯著。按熱量情況,陸地中緯度氣候帶分為陸地溫帶和亞熱帶,其氣候類型可分為陸地溫帶氣候和陸地亞熱帶氣候。其中前者又分為四種,即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及溫帶大陸性幹旱與半幹旱氣候。後者也又分了四種,分別為亞熱帶濕潤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夏幹氣候和亞熱帶大陸性幹旱與半幹旱氣候。陸地高緯度氣候帶主要包括北半球50’N以北的亞寒帶和北極圈內的陸地寒帶,以及南半球的南極大陸地區。這裏氣溫低,有世界寒極、北半球寒極。主要氣候類型為亞寒帶大陸性氣候、極地長寒氣候和極地冰原氣候。高地氣候由於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隨地勢增高而呈垂直變化,從而形成了垂直氣候帶結構。不同的山地或高原具有不同的垂直氣候帶結構,即或是同一個山地或高原,由於其內部坡向、高度與位置等的差異,也往往具有不同的垂直氣候帶結構。
三、我國主要氣候類型及其特點
我國南北跨緯度大,由於緯度的影響,南北氣溫呈現出一定的差異. 冬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很大,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在這條線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在這條線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漠河鎮與海口市的1月平均氣溫相差接近50℃.但是,在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區外,我國大多數地方普遍高溫,7月平均氣溫大多在20℃以上.
我國氣候類型主要有六種,即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高原山地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它們分別位於的區域及表現的特點為:
熱帶季風氣候包括台灣省的南部、雷州半島、海南島和西雙版納等地。年積溫>=8000℃,最冷月平均氣溫不低於15℃,年極端最低氣溫多年平均不低於5℃,極端最低氣溫一般不低於0℃,終年無霜。
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指我國華南大部分地區和華東地區所有的氣候。這種氣候年積溫在4500--8000℃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0--15℃,是副熱帶與溫帶之間的過渡地帶,夏季氣溫相當高(侯平均氣溫>=25℃至少有6個侯,即30天),冬季氣溫相當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