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草魚出血病的診斷及疫苗免疫
理論廣角
作者:張凱
[摘 要]草魚出血病是當下水產養殖業中較為常見的魚類疾病,應當及時發現、診斷、治療及免疫,以確保養殖業經濟效益與較快發展。
[關鍵詞]草魚 出血病 診斷 防治 免疫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382-01
一、流行情況
草魚出血病發病率高,流行時間長,發病範圍廣,往往造成大批草魚死亡。從2厘米至15厘米大小的草魚都可發病,有時2齡以上的草魚也患病,特別是水溫在20—33℃時,極易發生、流行。當水中溶氧降低,透明度下降,水中啟氮、有機氯、亞硝酸態氮和有機物耗氧量高,水溫變化大,魚體抵抗力較弱,病毒量多時易發病。水溫在12—30℃時也有病害發生。
二、症狀
草魚出血病主要症狀是病魚各器官組織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魚體暗黑色,小的魚種在陽光或燈光透視下,可看到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魚的頭頂部、口腔、上下凳頜眼眶周圍、鰓蓋、鰓和鰭條基部都有充血。有時眼球突出,剝掉病魚皮膚,可以看見肌肉呈點狀或環狀出血、充血,嚴重的全身肌肉呈鮮紅色。這時,鰓常出現“白鰓”;腸壁充血,但還有韌性,腸管裏沒有食物,腸係膜、周圍脂肪、鰾、肝、膽囊、脾、腎也有出血點或血絲。個別情況,膽囊和鰾呈紫紅色,在肌肉出血嚴重時,肝、脾、腎的顏色經常變淡。但並不是每條魚的症狀都相同,病輕的,出血程度比較輕,有的病魚以體表出血為主,有的以腸出血為主,有的以肌肉出血為主,個別的也有全身各器官、組織都出血或較多器官組織出血的症狀。
三、診斷
根據流行情況和症狀,可以進行初步診斷。但要與以腸出血為主的草魚出血病和細菌性腸炎病相區別。活檢時,草魚出血病的腸壁彈性較好,腸腔內粘液比較少,嚴重時腸腔內有大量紅細胞和成片脫落的上皮細胞。而細菌性腸炎病的腸壁彈性比較差,腸腔內粘液較多,嚴重時腸腔內有大量粘液和壞死脫落的上皮細胞,紅細胞不多。
1.以腸出血為主的草魚出血病魚腸上皮細胞腫脹,環狀細胞增加不多,由於腸壁充血,滲出和出血較重,閑此腸上皮固有層剝離,嚴重的腸上皮完全脫落,固有層和粘液下層有大量出血,腸腔中有大量紅細胞和成片脫落的腸上片。而細菌性腸炎病早期,腸上皮細胞出現炎性水腫,杯狀細胞大量增加,腸腔內有大量粘液;病變後期,腸上皮細胞壞死解體,這時,腸腔內有大量粘液和壞死脫落的上皮細胞和少量紅細胞,固有層、粘膜下層和肌層也發生腫脹、變性。
2.小血管管壁廣泛受損,形成微血栓,同時引起髒器組織梗死樣病變。
3.在肝細胞等的胞漿內可以看到嗜酸性包涵體。
4.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十分明顯地少於健康魚。
5.白細胞數十分明顯地低於健康魚。
6.淋巴細胞百分率非常明顯地少於健康魚,核細胞百分率則十分明顯地比健康魚高。
四、防治方法
1.清除池塘底部過多淤泥,並用200ppm生石灰水,或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20ppm或含有效氯60%的漂白粉精l0ppm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