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2 / 2)

一個陌生少年能夠請得動老先生親自跑一趟的理由是,城郊有些百姓已經斷了口糧,生命岌岌可危。老先生本著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姿態親自出馬的。宋老先生雖然自己生活無憂,就好“造福大眾”這口。

王德元早就算過一筆賬,沈家的四家店鋪少說也值近四十萬兩銀子。在以每口人一年口糧為上線放租,一次下來就得五十萬兩左右銀子的米糧,除去沈家店鋪的四十萬,自己隻需添十萬兩就能造福千萬蒼生。而這隻是借出去,明年還能收回來,除去收不回來的呆賬也是隻賺不賠。真乃上天有好生之德。

在“笑麵虎”和師爺感激涕零的目送中,宋老先生和王德元得意的出了衙門。宋老先生邀請王德元:“小弟可否在家中一坐?”

一大早找宋老辦事,時間緊迫,二人隻是聊了一些生意上的事,宋老意猶未盡。大事已成,現在可以安心探討生意以外的話題。

宋老的真誠讓王德元很難拒絕,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辦,惦記著回家看老母親。時間為十麼在他手裏就變得不經使。如果此時拒絕,既折了宋老的麵子,又顯得自己不近人情。何況自己還欠宋老一個天大的人情。答應也是答應還不如爽快答應:“既然宋老先生看得起在下,那在下就卻之不恭了。”

生怕被拒絕的宋老近乎感激地點點頭,二人上了馬車,邊聊邊向宋府行去。

進了宋府,王德元這次真正感受到了宋家濃濃的文化氣息。古色古香的建築,不顯得威嚴雄偉,更多了一份古老。從雕刻到壁畫、裝飾,淋漓盡致的詮釋著儒家思想。王德元感歎,好深厚的文華底蘊,此乃多年的曆史沉澱才能形成這無形的文墨香氣。果然不同凡響,對宋老由衷的敬佩更增幾分。

“快把大孫子找來。”宋老先生快樂的像個小孩。向下人安排後,轉頭又客氣地向王德元引路:“小兄弟快隨我來書房。”

宋老在與王德元交談時,發現此人年紀輕輕卻談吐不凡,這種氣息隻有書墨才能妝點得出來,因此才帶他去書房。

一進書房,王德元的腳步一下禁錮住了,整整三間大的書房,滿滿的書籍整齊的排列在書架上,隻覺得全身從一跨進書房,濃濃的文華氛圍籠罩全身,淡淡的書墨香氣沁人肺腑。遠遠比同樣數量的銀子給王德元的震懾力大。

王德元吃驚的表情讓宋老很滿意。微笑著說:“小兄弟,這是老夫一生的成績,小兄弟可以隨便看。”

王德元像進入到世外桃源一樣,用右手輕輕地在一層書架上劃過,好多的書啊,自己不知道先拿那一本。王德元的情緒還在震驚當中,搜集這麼多數,恐怕不是銀子能夠堆砌而成。自己也是愛書之人,可要達到這種程度自己望塵莫及啊。

好一陣子,王德元把遊離在書房的目光狠心地收回,自己光顧著看書翻書倒把老爺子給涼下來,隻有看著自己的份。這怎麼能行,宋老不是喜歡談經論道嗎,幹脆投其所好,那就用道家思想和探討探討何妨?

王德元也是博覽群書,而且思維靈活,不受教條限製,容易接受新事物,一些思想和認識很大膽。長長引得宋老驚歎。相比王德元,宋老先生思想比較呆板,對儒家學派知識掌握程度不可謂不深,探討時處處都能引經據典,讓王德元折服不已。

知音,人生最難找的就是知音。一老一少,思想同中有異,異中存同。經過幾輪探討,二人如飲甘露,都有一種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覺。

“小兄弟,這裏的書以後你可以隨時拿去讀。”人就是這麼怪,一直視若至寶的東西生怕被別人沾手。對自己看好的人又怕別人不拿。宋懷仁認為這些書到了王德元手裏才能發揮應有的價值。

“真的?”王德元感激之心無以複加。再看看眼前一本本書,吞下一口口水。愛書之人視書如命,怎會輕易拱手借人。可見宋老對自己的偏愛。激動的心情使得王德元再也坐不住,迫不及待地去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