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寧錦古道上飛馳著一隊剽悍的騎兵。足有二千多人,由錦州向寧遠方向急馳著。隊伍正中,一位身披金色鎧甲、頭戴紅櫻戰盔、身材魁梧的老將軍被軍士簇擁向前飛馳。
老將軍便是祖大壽,他平時駐守在錦州軍營。自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到皇太極在沈陽稱帝以來,明朝在遼寧的土地大部分被滿人所占領。
現在的錦州城是明朝的最前沿了。為了能守住山海關至錦州一線,明王朝派遣素以能戰善守著稱的祖大壽將軍駐守錦州、寧遠一線。
當隊伍行至塔山防線時,祖將軍停住了馬。這裏是寧錦防線的中樞所在,布有步兵二萬餘人,騎兵六千餘人。而且這裏布有當時威力最強大的紅夷大炮二十四門。清太祖努爾哈次當年就死在這種大炮的炮火之下。
一旦錦州城被破,那麼這裏就是寧遠城的最後一道屏障。祖帥非常重視這裏的布防情況,因為這裏不但事關國家安危,也事關他祖氏家族的興衰!祖氏族人幾乎全部在寧遠定居。
塔山是座山,但不同於其它的山。隻不過是一個連著一個的土丘組成。剛好直麵關錦馬道。因為是土丘,地勢又好,是個修築阻擊防禦工事的絕佳之地。
祖帥仔細地查看著防禦工事。甚至每一個戰壕都親自查看了一遍,才放心地走下山,重新上馬向寧遠馳去。他這次是趁邊境戰事稍穩之機,回寧遠家中小住幾日。
最放心不下的是錦天。在祖帥心中,錦天不但是大哥袁崇煥的後人,更是自己的全部希望。這孩子雖然年紀尚小,但已處處體現出其父果斷、聰睿的優點。
祖帥生有七子一女,兒子是個頂個兒不成氣。一個比一個羸弱,都是貪吃好玩的公子哥脾性。倒是小女玉蟬乖巧靈利,深得大壽之心。
想到馬上就要見到錦天和玉蟬兩個小家夥兒,祖帥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回家了,心裏真想這二個小東西!
“爹爹……幹爹……爹爹……幹爹……”一聲聲稚嫩的童音刹時洗掉了大帥身上所有的征塵。老爺子飛身躍下馬背,笑逐顏開地一隻手抱起小錦天,另一隻手抱起小玉蟬大踏步向第三重正房走去。
進入房中,大壽才將兩個娃娃放下問道,“想爹爹了沒有?二個小混蛋。”待祖帥落座後,小玉蟬又撒嬌地爬上他的膝頭,嬌滴滴地說,“爹爹不要孩兒了?這麼久也不回來。”
大壽滿臉帶笑,撫摸著愛女的小腦袋道,“爹爹怎麼舍得不要我的乖乖女呢?爹爹軍務太忙知道麼?”
錦天立在一旁卻皺著小眉頭說,“幹爹,你什麼時候讓我去當兵呢?孩兒特別想隨爹爹馳騁疆場,砍殺‘滿州豬’呢!”
聞聽此話,大壽馬上嚴肅起來。正色問道,“小錦天近日功課可有長進?習武情況如何?”
玉蟬馬上用嬌嫩的口音說道,“錦天哥哥好厲害呢。前幾天自己一個人獵回一頭野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