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棋高一招(1 / 2)

“好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侍二主。對於大帥的這個想法兒我強烈反對,望大帥速速打消投降滿清的這個念頭。”當祖大帥將皇太極的親筆招降信給賬中的幾位將領傳閱時,何可剛立即表示反對。

祖大壽反問道,“難道你就眼看著城中這僅餘的一萬多兵馬就這麼人吃人地持續下去麼?你也身為人子、人父,你見到這個情況還有別的選擇不成?”

何可剛哈哈大笑,“大帥,末將寧可戰死也不降清狗。你可率我們殺出城去與敵人同歸於盡!”

祖大壽猛地一拍帥案大聲說道,“你去看看滿城的士兵,他們餓得還有戰鬥力麼?你這樣讓他們去送死,值得嗎?”

何可剛也豁出去了,反駁道,“我生當大明朝的臣,死亦做大明朝的鬼,要讓我投降,絕不可能。”

祖大壽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罵道,“你這是愚忠。比起這些年輕的生命,你的愚忠就是害人!”

何可剛也紅了眼,一擼袖子還擊道,“大帥若投清,你這是背祖忘義。當今聖上對你恩同再造,你卻要叛明投清,試問你的良心何在?你的民族之義何在?”

大壽也是氣昏了頭,終於將藏於他心底最深處的怨氣發泄了出來“當年我大哥袁崇煥對皇上不忠嗎?讓他去解救北京城他義不容辭去解救。可是他崇禎幹了什麼?我大哥剛到北京城下便將他誘騙逮捕。可憐我大哥在臨死前還修書於我,讓我不要造反,讓我忠於大明朝延。可是他這樣的忠誠,換來的卻是淩遲處死!”

大壽說到此處已是老淚縱橫!頓了一下繼續說,“要殺我大哥,砍下頭顱也就罷了。為何還要淩遲?皇上對於忠臣不夠殘忍麼?”

說到袁崇煥之死,何可剛亦是心中一痛。他也是袁督師的忠誠部下。為袁帥之死,他何嚐未曾心痛欲裂?

何可剛卻要繼續堅持己見“不忠皇上,也不能投了外夷番邦。我們不能丟了漢人的臉麵。”

此時軍中絕大部分官兵是讚同祖大壽的主意的。因為此時要不一死,要不投降。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沒有第三條路可選擇。

因為何可剛的激烈反對,祖大壽變得猶豫起來。雖然是假降,可是即使將來逃回錦州城,向人說起,誰會信啊?

大壽的內心裏其實與何可剛的想法是一樣的。他絕不願意降清,他的骨子裏也有深刻的民族情結。可是不降,擺在他麵前的就是盤‘死棋’,絕無活路可言。

自己死不足惜,這一生他風風雨雨,曆盡磨難也享盡富貴。年愈花甲之年,多留於這世上一年或是少留一年又有何意義呢?

但何可剛哪知他的心思?他投降有一半兒的原因是為了保住錦天的命!他絕不能讓錦天就這樣死在戰場上,他必須替大哥保住一條根。

大明朝延已經很對不起大哥了,大壽可不想再讓錦天做了大明朝的犧牲品。對於一個剛剛十一歲的錦天來說,什麼能比活著更重要?

正當大壽左右為難之時,城外的皇太極卻等不得了。見大壽遲遲不肯複信,開始確定大壽要與城池共存亡了。遂於第二日開始大舉攻城!

皇太極調來了所有的紅衣大炮對著城北門一頓猛轟。終於轟塌了一處的牆角兒。

曆史往往有著驚人的相似。當三百多年以後林彪將軍打響了遼沈戰役,兵困錦州城時,用的戰略亦是圍城打援。用的大炮也是我們人民解放軍自己造出的先進加農炮。

皇太極當年亦是如此,自他的父親當年中了明軍的大炮而死後。皇太極對於大炮的威力有著深刻的體會。

他不遺餘力各方搜集大炮的製造技術,招攬大炮製造人才。最終造出了自己的‘紅衣大炮’。

此時城中的祖大壽眼見大勢已去,如再不主動投降,則一切皆晚矣。遂令軍兵舉起白旗,示意滿洲兵停止攻城。

皇太極已不太相信祖大壽的誠意,令人傳信給祖大壽:如若真降,則要拿出見麵禮才行。否則將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