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初定,百姓歸心!正是建設大好河山,為民謀福之世。吳三桂卻逆天而行,舉起了反清複漢的大旗。
吳三桂在雲南開藩設府,坐鎮雲南,權力和聲勢早已達到了巔峰,他與清朝中央政府的矛盾卻開始激化起來。吳三桂經營雲貴數年,早把雲南當成了自己私家之地。究其反因:就是康熙堅決要撤藩,動了他吳三桂的奶酪兒。
就清朝政府而言,最初使用吳三桂攻打南明政權,是為了建立其對全國的統治。為此目的,曆時十數年,始將各地南明政權逐一消滅。
在全國平定之後,清政府亟需在政治上實現對新占領地區的統治,在軍事上裁減軍隊以減輕財政上的壓力。
因此,早在占領雲貴之初,便向這些地區派出了行政官吏,而後不久,又計劃撤回和裁減滿洲及綠營軍隊。清朝的這些措施,無疑是和當時整個社會都需要休養生息的要求相符合的。
但是,由於十幾年來吳三桂政治、軍事勢力的迅速增長,清朝的這些措施卻觸犯到吳三桂本人的利益。就吳三桂方麵說來,在南明政權尚未消滅之前,他與清政府命運相連,必須拚死作戰。
但在雲貴初定之後,他便作起了,“世鎮雲南”的美夢,並處心積慮地要把雲南變為自己的割據領地。在政治上,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對於轄下的各級官吏,他“選用自擅”,“各省員缺,時亦承製除授,謂之西選。”
與此同時,他還以重金收買在京朝官及各省將吏,為自己效勞。在經濟上,吳三桂利用政治特權大肆兼並土地,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
與此同時,他還“壟鹽井、金銅礦山之利”,官賣各種土特產品,放高利貸,並憑借其龐大的財富,豢養賓客,收買士人。
在軍事上,他招納李自成、張獻忠餘部,編為忠勇五營、義勇五營,加緊訓練。此外,吳三桂還縱容部下將吏為非作歹,魚肉百姓,“殺人越貨,毫無畏忌,訟牒、命盜兩案,甲兵居其大半。”事實證明,吳三桂已經成為分裂割據勢力的總代表。
對於吳三桂的這些活動,清朝洞若觀火。因而在雲貴平定之初,便著手裁抑吳三桂的權勢。康熙二年索尼、鼇拜等輔政大臣代表清庭以雲貴軍事行動已經停止為理由,收繳了他的平西大將軍印信。
接著,索尼又乘其疏辭總管雲貴兩省事務之機,下令兩省督撫聽命於中央。同時,還剝奪了他的司法特權。吳三桂則以“構釁苗蠻,借事用兵”,擴軍索餉相報複。索尼、鼇拜等人見無法製服吳三桂,也草草作罷不再動裁藩之念。
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豈可忍受枕旁他人酣睡?康熙大帝一主政,便立即著手裁撤三藩。雖然他的那位奶奶莊妃極力反對,要他再緩以時日再做裁撤之想。
可是康熙帝態度堅決,他認為吳三桂已然知曉朝庭早晚要撤了三藩,故而早就開始加緊擴軍備戰。當此千鈞一發之際,早動手比晚動手的結果要好。就是康熙帝的原話“早裁亦反,晚裁亦反。”
吳山桂反叛的消息傳至福建與廣東。鎮南王耿精忠第一個加入了吳三桂的陣營,與平西軍東西呼應,割城占地。
吳三桂派心腹大將胡國柱親率二十萬大軍東出貴州取湖南。又派另一心腹大將夏國相南出取廣西。
由於吳三桂經營雲貴數年,這場叛亂又是蓄謀已久,因此,在反叛之初,吳軍乘銳連下貴州、輕取湖南衡州。實現了當初吳三桂的戰略構想,他要以衡州為基地,向北統一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