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議取穆陵關(1 / 2)

卻說朱雷二人在二龍山上住得幾日,宋江每日盡情款待,二人再看到山上兵強馬壯,防禦嚴密,聯想起山上之人對宋江的稱呼,二人暗暗心驚:看來公明哥哥這是要大幹一場啊!

這一日,宋江來看二人,似有意似無意地問道:“二位兄弟,看我這山寨如何?”

“端得厲害無比,真可謂********,怕是有十萬大軍也難以攻下。”朱仝發自內心地稱讚道。

宋江聽了朱仝的回答,當即換上一副嚴肅的麵孔,語不驚人死不休道:“我也不瞞兩位兄弟,我這山寨日夕操演不輟,糧秣兵仗充足,為的就是與趙家爭一日之短長。”

宋江的話猶如在朱雷二人炸響了一聲春雷,直將二人震得懵在了當場,宋江的話無疑挑明了要造反,這就不是尋常的小打小鬧,占山為王可比了。

二人久久才回過神來,明白了宋江的來意,既然連這麼機密的事情都告訴他們了,擺明了是要拉他們入夥。接下來果然聽得宋江問道:“兩位兄弟接下來不知如何定止?”

朱仝和雷橫二人都是家裏沒有牽掛的人,如今張文遠陷害落到如今這步田地,即使到了沙門島又如何,張文遠能害他們一次,自然能害他們第二次,林衝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與其這樣倒還不如跟著宋江轟轟烈烈的幹一場,即使失敗了也沒什麼好遺憾的。

想通了這點,朱仝當即明確表態道:“如今天下之大,再無我朱仝容身之地,今後就跟了公明哥哥,主公請受朱仝一拜。”雷橫一向唯朱仝馬首是瞻,當即也向宋江拜倒。

宋江趕緊上前扶起二人道:“二位快快請起,今日二位歸附我山寨,足壯我山寨聲威,我們要好好慶賀一番。”

朱仝雷橫歸順二龍山後,二龍山更加興旺,遠近大小山寨頭領多有來歸附者,其中有一處較大的山頭名喚清真山,位於青州與沂州的交界處,隸屬青州府管轄,山上聚有有五七百人,共有六位頭領,分別是:錦鱗蟒****、鐵城牆周興、飛廉皇甫雄、黑弑神王伯超、鬼見愁來永兒、烈絕大郎赫連進明。

且說這清真山本是大峴山支脈,山勢巍峨險峻,地近穆陵鎮,這穆陵鎮之所以得了這個名字,多半是沾了境內穆陵關的光,甚至可以說沒有穆陵關也就不會有此鎮,穆陵鎮本就是為了加強穆陵關周圍的防禦而興建的。穆陵關又名大峴關,位於青州臨朐縣與沂州沂水縣兩縣交界處的大峴山上,此關道徑險惡,其左右有長城、書案兩嶺,峻狹僅容一軌,號為齊南第一天險。

春秋時期齊國在此關兩側修建長城,蜿蜒於群山峻嶺之間,以防晉、楚、魯等國進攻。齊長城在防禦設施上築有烽台和障城,而在穆陵關這樣的交通險要之處,尤為重點設防。十六國末期,劉裕北伐南燕,南燕君主慕容超召集群臣商議對策,謀臣公孫五樓主張堅守穆陵關,認為“吳兵輕果,利在速戰,宜據大峴,使不得入,曠日延時,沮其銳氣,然後簡精騎,循海曲南,絕其糧道。襲慶府兵緣山東下,腹背擊之,此上策也。”然而慕容超剛愎自用,不守此關,遂使劉裕迅速通過穆陵關北進。過關時,劉裕高興得舉手指天,興奮地說道:“兵已過險,士有必死之誌,南燕已入我掌中矣!”

宋江這些天和朱武就日後如何攻打青州進行籌劃,聽聞清真山前來歸附,宋江當即喜形於色地對朱武道:“真是天助我們山寨,穆陵關地扼齊地以南進入青州的通道,清真山正擋在經由穆陵關北進的出口上。如今清真山入於我手,我軍若能再奪得穆陵關,就等於切斷了齊南救援青州的通道,使青州與外界的交通斷絕,將其孤立在我軍的包圍之中,兩麵夾擊之下,何愁青州不破!”

“主公所言甚是,如今形勢對我軍極為有利,務必要抓住戰機,果斷出擊,一舉奪得穆陵關方為上策。”朱武深怕宋江過於保守,一味堅守當初製定的以積蓄實力為當前第一要務的戰略方針,因此言語之中多有勸諫之意。

這朱武倒也是個果斷之人,宋江如何聽不出朱武的話外之音,當即回應道:“軍師此言正合我意,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清真山歸附於我,今時已不同往日,山寨自然要隨時而動,若隻是一味局促於一兩處地方,就成了被戰略束縛住手腳之輩了,自古以來都是人在指揮戰爭,而不是戰爭在指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