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山攻占濰州的消息傳到密州,密州知州翟汝文當即慌了手腳,密州所轄地域雖然比濰州大了許多,但戰略地位遠沒有濰州重要,朝廷在這裏也沒有多少駐軍,隻有兩千老弱不堪之兵負責密州城的防禦,再加上承平日久,駐軍缺乏訓練,戰鬥力就可想而知了。
楊誌大軍一到,密州駐軍頓時被衝了個七零八落,翟汝文在通判朱庭傑的建議下,為了保得一方百姓安寧,隻好打開城門向楊誌投降了。這翟汝文雖然不通軍事,但是治理民政卻是一把好手,密州在他的治理下不說路不拾遺,卻也一向太平無事。
楊誌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就任命他繼續擔任密州知州,同時留下薛永一部協助其守城,至於密州通判朱庭傑,他可不敢將其留在原任,隻好將其調往軍中聽用。
安排還這一切之後,楊誌派出魯智深率領本營兵馬,前往奪取密州重鎮膠西縣板橋鎮,楊誌則留在密州城中等候消息,隻待魯智深攻下膠西縣後,便率軍返回濰州同朱武彙合,進攻登萊二州,戴宗就在此時到了密州城。
宋江聽得楊誌一路大軍進展順利,心中大喜,便命楊雄、石秀下去準備,盡快打探清楚祝家莊的詳細情況。
且說楊雄、石秀裝扮了,悄悄摸進莊去。石秀挑著柴擔先行入莊,行不到兩三裏路,隻見路徑曲折多雜,四下裏彎環相似,樹木叢密,難認路頭,石秀便歇下柴擔不走。
隻聽得背後法環響得漸近,石秀看時,卻見楊雄頭帶一個破笠子,身穿一領舊法衣,手裏擎著法環,於路搖將進來。
石秀見沒人,叫住楊雄說道:“莊內路徑彎雜難認,不知那裏是進莊的路徑。如今天色已晚,看不仔細。”
楊雄道:“不要管他路徑曲直,隻顧揀大路走便了。”
石秀點了點頭,挑了柴擔,隻顧望大路先走,隻見前麵一處人家,數處酒店。石秀挑著柴,入得店內,隻見店內把刀槍插在門前,每人身上穿一領黃背心,寫個大“祝”字,往來的人,都是如此。
石秀見了,看著一個老人,唱喏拜揖道:“丈人,請問此間是何風俗?為甚都把刀槍插在門前?”
老人道:“看來你不是本地人,俺這裏喚做祝家村,岡上便是祝朝奉家,如今二龍山賊人引領軍馬在村口,要來廝殺。祝家莊上行號令下來,每戶人家,要我們精壯後生準備著,但有令傳來,便去策應。小夥子,你在店裏歇過一宿就趕緊離開吧,莫要往莊裏去,這進莊的路徑複雜不說,更有許多機關埋伏,端的是厲害無比,一個不好就吃它捉了。”
石秀聽罷心中叫起苦來,欲問那老人有何機關消息,一來他未必知道,二來又怕他起疑,反漏了馬腳,隻好住口不問。
石秀靈機一動,頓足道:“這可真是不巧,小人是個江湖上折了本錢,歸鄉不得的人,隻因聽說祝家莊祝莊主出手闊綽,今日正要挑了這擔柴進莊賣與他,掙些路費盤纏,卻不想遇到兩家廝殺,這可怎生是好?”
那老人想了片刻,道:“你若是隻要賣柴,但也好辦,祝家村東頭離此四五裏有個村子,喚作李家莊,莊主李大官人最是仗義疏財,你何不去他那裏換些錢財?”
石秀向那老人問明了前往李家莊的路徑,道聲謝,便出得店去,彙合了楊雄,一起奔李家莊而去。
楊雄、石秀走了約摸半個時辰,望見一座村落酒店,二人正要進店打聽,隻見迎麵走來一人,那人看到楊雄,便叫道:“恩人如何來到這裏?”望著楊雄便拜。
楊雄認得來人正是杜興,當即上前將他扶起,叫與石秀相見。杜興便問道:“恩人,為何公事來到這裏?”
楊雄附耳低言道:“我在薊州殺了人命,現已投奔二龍山,隻因近日我家主公與祝家莊交兵,不識進莊路徑曲折,主公特命我二人前來打探,不想遇見賢弟。”
杜興道:“恩人有所不知,那祝家莊防禦極為嚴密,於進莊路徑上設下許多陷阱機關,我也不知其中虛實,隻有我家主人李大官人識得。兩位且與我同到李家莊,我央求一下李大官人,看看能不能幫到恩人。”
楊雄拱手謝道道:“如此便有勞賢弟了。”
三個離了村店,杜興引著楊雄、石秀來到李家莊上。楊雄看時,真個好大莊院,外麵周回一遭開闊平地,粉牆傍岸,有數百株合抱不交的大柳樹,門外一座吊橋,接著莊門。入得門來,到廳前,兩邊有二十餘座槍架,明晃晃的都插滿軍器。杜興引楊雄、石秀進到廳裏,拜見了李應,杜興果然央求李應告知進祝家莊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