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觷接到安堯臣的奏報,心中吃了一驚,如今方臘在江南、王慶在荊楚、田虎在河東舉起反旗,侵州占縣,朝廷大員一時間忙得焦頭爛額,官家甚至調動了西軍前去鎮壓。現在京東又有宋江公然打破青州,斬殺朝廷大員,國家形勢崩壞至此,這可真是多事之秋啊。
張觷召集一班僚屬前來議事,濟南府都統關勝當即向張觷請戰,張觷即命關勝統領兩千濟南府守軍,禁軍總管寇見喜又撥了一千禁軍隨同關勝同去。
關勝領了張觷將令,當即帶領三千大軍向青州進發,一路糧草輜重自有淄州知州安堯臣負責提供。禁軍將領宣讚不歸關勝管,隻因他素來敬慕關勝武藝人品,一切都聽從他的調度指揮。關勝向安堯臣問明了青州城的防務,便率大軍來到城外紮下營寨,準備一舉奪回青州城。
關勝紮定營寨之後,便命濟南府都監郝思文前去城外挑戰。黃信在青州府衙,聽得濟南府大軍前來攻城,當即穿戴停當了,提了喪門劍,來到城門上。看到城外關勝大營綿延數裏,少說也有兩三千人的規模,黃信心中大感駭然,隻是命人加強青州城防禦設施,並不出戰。
關勝看到黃信並不與他正麵對戰,便命郝思文撤了下來。在淄州知州安堯臣的通力配合下,隻用了兩天時間便將一應攻城器械置辦完備,關勝立即組織軍隊將青州城團團圍住,切斷城內與外界的通信聯絡,實施強攻。
黃信將城內一千守軍分成五隊,楊林、穆弘、王俊、周興四位都將軍各帶一隊兵馬分別負責東西南北四門城防,黃信與孔厚帶領剩餘人馬居中策應。
關勝本是三國名將關羽嫡傳子孫,使一把青龍偃月刀,故人稱大刀關勝,深通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更兼熟讀兵書,謀略出眾。幾天下來,青州城的城防設施便被關勝破壞了七七八八,還好黃信對青州城極為熟悉,及時組織民眾加強了城防,這才頂住了關勝一輪接一輪的進攻。但是城中守軍折損也很嚴重,如今已不到半數,周興前日不幸中了敵軍冷箭當場身亡,王俊也在與敵軍的城頭大戰中身負重傷。黃信眼看城破在即,隻好一麵向宋江求救,一麵將攻破青州之時抓獲的俘虜趕上城頭,幫助守禦。
且說李俊自領了宋江軍令之後,即返回壽光縣廣陵鹽務,集齊所部水軍,計有大小各式戰船二十餘艘,水兵七百餘人,在李俊等人的不斷操練下,人人習得一身精熟水藝,操舟作戰更是不在話下。
李俊在廣陵村命令全軍做好出海準備,十天後,阮氏三雄奉命返回水軍基地。鑒於三人曾送大迪烏跨海返回女真,有海上行船的經驗,李俊便讓他們率領本部兩百水兵乘坐五艘戰船作為先頭部隊,前往登州海麵打探水域情況。
阮氏三雄從廣陵村揚帆啟程,一路沿著萊州灣海岸線向登州進發。這一日,阮小二帶領一艘戰船行在前麵,早望見前方一連數座海盜映入眼簾,水手中正好有一個本地人,熟悉這一帶的海域及海島分布情況,他向阮小二解釋道:
“將軍,再往前就是沙門島了,沙門島共有七八個較大的島嶼組成,沙門島位於五座島嶼正中,其東、北、西三側,均有島嶼分布,這些島嶼圍成一個半圓形,形成了一個闊大的海上塘灣,塘灣內常常是風平浪靜,沙門島就位於這個塘灣之中。沙門島東麵是南長山島和北長山島,兩島之間有一壩相連,這兩座島嶼宛若兄弟倆,手牽著手,形影相隨。在北長山島的西南端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名喚太陽島,兩島之間有一海峽,為南來北往船隻的必經之路,號稱珍珠門。北長山島西北即是螳螂島、犁犋把島和小黑山島,排成一字長蛇陣,成為沙門島北麵的屏障。與小黑山島雞犬之聲相聞的是大黑山島,它像一隻臥虎俯伏於湛藍海水之中,為沙門島守衛西方。沙門島距離登州海岸隻有六十裏左右,歸登州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