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信聽說宋江已率三千兵馬回援,心中大定,向時遷說起最近戰事。青州城遭到關勝猛攻,城內守軍多有損折,眼見不敷守城之用,黃信隻得將防守穆陵鎮之兵調來相助,勉強維持局麵。
卻說這青州府治所本位於益都縣,縣內有一落第才子,名喚朱芾,此人學識淵博,多謀善斷,正史上記載曾任嶽飛宣撫司參謀官,慮無遺策。隻因權奸當道,有誌難伸,在家中鬱鬱寡歡,整日裏以酒澆愁。
前段時間,宋江貼出招賢榜文,朱芾便留上了心,暗中觀察二龍山的所作所為,發現其頭領宋江所圖者甚大,有廓清海內之誌,行事更是暗合民心,心中不禁一片火熱,便已有了投奔之意,隻是苦於沒有進階之資,所以一直拖延了下去。朱芾分析了宋江攻略青州、沂州以及登萊等州的軍事行動,竟然深合兵家用兵之道,不禁對其胸中韜略大為欽佩,隱隱間感到此人將來必能成就一番大業。
恰值關勝率軍攻打青州城,黃信難以招架,朱芾當即收拾了行囊,直奔青州府衙,向黃信陳述守禦青州之道。黃信大喜,拜朱芾為上賓,對其言聽計從,青州城在黃信和朱芾的通力合作下,奇跡般地擋住了關勝一波又一波的攻擊,朱芾每每在青州城即將告破的時刻化解了危機,使之轉危為安,黃信對他愈發敬服。
朱芾心中此時也是暗暗叫苦,這些日子以來,他雖然竭力撐持守住了青州城,但隨著戰事的進行,城中守軍卻也損折殆盡,即便他有千般計謀,城中無兵,他也無力回天。城內守軍現在將青州城的安危完全寄托在了他一個人身上,他又不能在黃信等人麵前露出無能為力的情緒,以免動搖他們的信心。
就在朱芾左右為難之際,花榮的到來終於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花榮自接到楊誌的命令之後,便帶領本隊騎兵晝馳夜行,終於趕在青州城破之前回到了青州城。
黃信和朱芾看到花榮心中大喜,考慮到花榮的騎兵對守城作用不大,若是將他們趕上城頭當作步兵用,那就大大降低了騎兵的價值。朱芾建議花榮仍舊帶領本部騎兵駐在城外,將三百騎兵分成三個小隊,輪番對關勝大軍進行騷擾,以疲憊敵軍,使其不能全力攻城。
花榮覺得此計可行,當即便將騎兵分成三個小隊,他本人親自帶領第一小隊,呂方、郭盛帶領第二小隊,馬麟、歐鵬帶領第三小隊。花榮當晚便率領第一小隊,帶上金鼓旗幟,前去敵軍營盤周圍進行騷擾,呂方、郭盛則帶領第二小隊前去淄州通往關勝營盤的必經之路上埋伏下來,準備破壞敵軍的補給,馬麟、歐鵬的第三小隊負責獵殺敵軍的遊騎斥候。
關勝大軍被花榮這番襲擾,一夜數驚,關勝不勝其煩。看看天色一亮,花榮這才退去,關勝軍中卻是一夜不得安寧,第二天集結之時,全軍將士無精打采,鬥誌全無。關勝無奈,隻能暫且停止攻打青州城,命令軍隊解散,養足了精神再發動進攻。
關勝一臉陰沉地坐在中軍大帳,向宣讚、郝思文道:“賊人於夜間幾次三番騷擾我軍,所用兵力並不甚多,但都是騎兵,來去迅捷如風,我軍根本摸不準他們的行動,他們顯然想用此計令我軍得不到休息,無力進攻青州城,兩位覺得我軍應該如何應對才好?”
郝思文率先開口說道:“末將倒是有一個建議,賊人騎兵雖然行動迅速,畢竟人數太少,無意攻擊我軍營寨,隻是以騷擾為主。都統可於我軍之中分出一部,命他們白天休息,晚上負責防禦營寨,賊人若是前來襲擾,隻令這一部人馬防禦即可,其餘部隊不必驚擾,這樣賊人的奸計就不能得逞。”
關勝頷首道:“如此甚好,我看就照郝都監說的辦吧。”
關勝話音方落,宣讚在一旁道:“都統,末將覺得郝都監的方法雖然不失為禦敵之策,但到底是以防禦為主,顯得太過被動。今次前來,寇總管分撥給我的一千禁軍之中正好有兩百名騎兵,於攻打青州城作用不大,所以一直不得使用。依末將之見,不如將這兩百騎兵集中起來使用,等到賊人來犯之時,就按郝都監的主意,以防禦為主,等賊人退卻之時,便由我率領這支騎兵部隊銜尾追殺,為我軍解除後患。”
郝思文在一旁勸道:“宣將軍此計雖善,但目前我軍並不清楚賊人騷擾兵力多寡,將領又是何人,更何況黑夜之中不便追擊,還是小心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