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血戰濟南(下)(1 / 2)

楊誌向宋江請戰道:“主公,讓末將前去試試這梁橫的底細。”

宋江頷首道:“楊統領正是那梁橫的對手,此去小心應戰。”

楊誌道一聲“省得”,隨即披掛停當,綽了楊家槍在手,打馬來到陣前,向梁橫一抱拳道:“梁都監有禮了,在下楊誌,前來領教閣下高招。”

梁橫猛可裏看到來人臉上一塊青色胎記,又聽他自報性命,不覺詫異道:“莫不是楊老令公的後人,人稱青麵獸的楊誌?”

楊誌黯然道:“正是區區在下。”

梁橫聽罷,不覺動了怒氣,厲聲斥責道:“楊誌,你本是將門之後,也曾在朝廷做過製使,更應該遵守朝廷法度,為何背叛朝廷,甘心從賊?”

楊誌不以為意道:“梁都監,楊某看你也是個明白人,楊某走到今天這步田地,也不必向你細說,你我道不同不相為謀。如今既然各為其主,就請出招吧!”

梁橫知道多說無益,一揮手中點鋼槍,直奔楊誌刺將過去,楊誌使開楊家槍法接住梁橫廝殺,兩人都是使槍的高手,一時間鬥得難分難解,眾人隻見漫天槍影將二人裹挾在一起,不覺呐喊起來,鼓角喧天,各為本陣主將助陣。

楊誌和梁橫怒馬相交,雙槍齊舉,大戰八十合不分勝負。興仁府團練張金彪和王登榜看到梁橫不能取勝,當即雙馬齊出,要助他同楊誌廝殺。楊誌使出平生本事,來戰三人,三人一時之間竟然奈何楊誌不得。

二龍山眾將看到張金彪和王登榜搶上前來,惹惱了史進、黃信,兩個各挺刀劍迎了上去,張金彪和王登榜看到賊軍又有人迎上前來,隻得舍了楊誌,接住史進、黃信廝殺。六人六馬,攪作一團,兩陣喊聲不絕。又戰到四十餘合,張金彪、王登榜本非史進、黃信對手,手下不覺慢了,史進覷著一個機會,一刀將張金彪胸前砍去,張金彪急閃之下,史進那口三尖兩刃刀順勢而下,將他的坐騎連頸帶脖削了下來,張金彪登時摔下馬去,史進縱馬上前,複一刀結果了性命。

王登榜見張金彪陣亡,慌得手法愈亂,被黃信乘間一劍,刺傷了右臂,王登榜不敢再戰,偷空兒跳出垓心,打馬逃歸本陣。梁橫急切間戰不下楊誌,又看到自己兩員副將一死一傷,無心再戰,趁林衝槍尚未起,便把槍向前一架,撥馬便走。史進看到梁橫逃跑,正欲追趕,忽聽本陣傳來鳴金收兵之聲,三人隻得回馬返回本陣。

史進滿麵疑惑道:“梁橫戰敗,宋軍士氣低落,正是我軍發動進攻的好機會,主公為何鳴金收兵?”

宋江舉起馬鞭指了指濟南府城,搖了搖頭道:“史將軍請看,宋軍大部已經入城,我軍即便能夠擊敗興仁府守軍,卻是不能抓住宋軍主力的尾巴了。方才與東平府守軍一戰,宋軍抵抗極為頑強,我軍雖然幾乎全殲了董平所部人馬,但也有不小的傷亡,士兵們也有些疲累了,實不宜再與宋軍硬碰硬,不要忘了,我們的任務隻是盡力拖住濟南府中高俅的大軍,隻要這個目的達到了,就不要多做無謂的傷亡。”

史進受教道:“主公教訓的是,隻是便宜了梁橫這廝,末將正要上前捉他。”

宋江笑了笑道:“史將軍不必懊喪,等到林統領那邊計劃成功,你還怕沒有機會廝殺。”宋江說完,當即下令全軍撤退到龍山鎮大營之中,靜觀宋軍行動。

王登榜與張金彪本是同鄉,兩人平日裏關係極為要好,如今張金彪被史進斬殺,王登榜心中恨極了史進,看到二龍山軍隊不戰而退,立即急不可耐地向梁橫吆喝道:“都監,賊軍要逃了,我們趕快追上去吧!”

梁橫微微皺眉道:“王團練不可魯莽,二龍山軍隊未同我軍接戰便即撤退,這其中定有不可告人的陰謀。我觀那宋江非一般賊寇可比,你看,二龍山軍隊撤退之時井然有序,隊形絲毫不亂,並且有一支兩千人的兵力綴在後麵殿後。方才擊潰東平府守軍的那支騎兵如今蹤影全無,安知他們不是在撤退的路上預先設下了埋伏,我軍如此冒失地追上去,非但得不到便宜,還有可能折損人手,卻是得不償失。再說我軍此行的目的,一為接應董平,二為大軍入城爭取時間,如今這兩個目的既已達到,不宜再生事端,還是先行返回濟南府中再作商議。張團練為國捐軀,死得其所,王團練還請節哀。”

王登榜被梁橫一席話說得心悅誠服,躬身道:“都監教訓的是,屬下一時報仇心切,失於查察,差點陷興仁府四千兒郎於危境,心中頗為慚愧。”

王登榜身為興仁府團練,梁橫也不好讓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太過難堪,出言安慰道:“王團練不必自責,太尉此次奉命出征,正是為了剿滅二龍山賊人,王團練還怕今後沒有機會手刃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