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程婉兒的愛情(1 / 2)

且說牛邦喜奉了高俅的將令,到京東西路各州府為剿寇大軍征調錢糧,內中有一個老吏,姓王名瑾,為人克毒,人盡呼為“剜心王”。高俅初來乍到,對於京東事務不熟,於是下令各州府選派一兩名諳熟地方事務的官吏送到帳下聽用,這王瑾乃是濟州知府蓋天錫為討好高俅,特意撥在他麾下聽用的。

牛邦喜與王瑾兩人湊到一起,真可說是臭味相投,借籌措錢糧之名,大行賄賂勒索之實,更在民間強行攤派徭役,征調民夫水手,輪轉糧草輜重,百姓苦不堪言,一時間整個京東西路人心惶惶,雞飛狗跳。

入夜,東平府太守程萬裏府上,一片燈火通明,不時傳出陣陣絲竹清唱,引得過往的行人紛紛駐足側目。

“程知府府上為何這般熱鬧,莫不是有什麼喜事?”一名絡腮胡子的大漢一臉好奇地小聲嘟囔道。不想被身旁的一位老伯聽到了,老伯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反口問道:“聽壯士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是從外地來的吧?”

那大漢向老伯行了一禮,據實答道:“在下孟福通,乃是解州解縣人,前來投奔一位朋友,偶然經過此地聽到程知府府上絲竹之聲不絕於耳,一時好奇,方才有此揣測。”

老伯道:“原來是外地來的客人,也難怪你會有此想法。”老伯說到這裏,語帶諷刺道:“方才你說城府有喜事,卻也說得不錯,看到城府門口的那對禧字大貼了嗎,程知府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說不定就應下了這門親事,可惜程小姐要被推進火坑嘍!”

孟福通聽那老伯這番話說得沒頭沒尾的,當即追問道:“老伯何出此言,那程知府究竟要把閨女嫁給誰?”

孟福通話音剛落,旁邊早有一人強者答道:“還不是那牛邦喜,這廝仗著背後有高俅撐腰,在京東西路做盡了壞事,現在又想讓程萬裏把女兒嫁給他。據說那程婉兒生得貌美如花,又知書達理,若真是嫁給了這牛邦喜,真是糟蹋了。”說完不禁暗暗歎息不已。

“程知府願意,你在這裏瞎操什麼心!”老伯對那人搶了他的話很不爽,在一旁悻悻地道。孟福通大致明白事情的始末,向二人道謝之後,自去找了一家臨街的客棧住下。

程萬裏此時是有苦難言,暗暗責怪自己被權勢迷了心竅。卻說那一日牛邦喜到東平府來催討錢糧,程萬裏知道他是高俅手下的紅人,為了迎合高俅,便留牛邦喜在府上飲宴,希望借此與他搞好關係,讓他在高俅麵前美言幾句,將自己調到別的州府去任職。

程萬裏早就坐夠了東平府知府這個位子,自他上任之後,府城中沒有一件事情是他能夠自專的,府衙之中有朝廷派來的通判時時監察他的行為就不說了,京東路製置使清萬年更是不得了,他乃是官家麵前的紅人,受皇上特派來監察京東路的民聲以及全體官員的政績。更不巧的是,清萬年的製置使衙門就設在東平府府城內,程萬裏平日裏唯恐得罪了這尊大神,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做每件事情之前得要先揣摩透了清萬年的心思,務必使他滿意。清萬年為人又極為貪鄙,程萬裏為了填滿他的欲壑,保住頭上這頂烏紗,不知花費了多少心思。

也是合該出事,那一日,程夫人帶上婉兒出去郊遊,玩得極為盡興,回來時渾沒注意到府中正在舉行宴會。程婉兒一路直奔大堂去尋父親,準備向他講述這一天的見聞。堂中一群人正談得高興,突然見到有人闖了進來,一時都抬起頭來看去。牛邦喜這一看之下,頓時驚為天人,眼睛再也不肯從程婉兒身上移開。

程婉兒沒有想到府中來這麼多客人,眾人又都盯著她看,當時羞得無地自容,轉身跑進了後堂,程夫人此時也跟了進來,向眾人見了一禮,隨即轉進後堂去了。

牛邦喜一直盯著程婉兒進了後堂,仍在那裏怔怔出神。一旁的王瑾看到這番光景,心中早已明白了其中緣故,扶著頦下的髭須向程萬裏道:“程知府,方才那位小姐可是府上千金?”

程萬裏道:“正是小女,這丫頭一向頑得緊,衝撞了各位,莫要見怪。”

牛邦喜此時已經回過神來,聽到程萬裏這番話,連聲道:“不怪,不怪,程小姐花容月貌,嬌媚可人,程知府能有這麼一個女兒,實屬難得,在下真是相見恨晚啊。”程萬裏為官多年,聽得牛邦喜此言,哪裏還不明白他的意思,不禁暗暗叫苦不迭。果聽那王瑾問道:“程知府,不知婉兒姑娘出否許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