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福蜀承的提醒,特派員自然是感激不盡,因為此時的他是和福蜀承坐在同一艘船上的,一旦出什麼事,福蜀承自然是第一責任人,但他也跑不了。因此,特派員在探測、挖掘過程中,他對福蜀承的意見都非常重視。
一連幾天的挖掘,工兵連終於挖出了“寶貝”。
這天中午,福蜀承正陪著特派員在帳篷中用餐,隻見工兵連長火急火燎地跑進來報告道,“報告兩位長官,我們……我們在坑底……挖到……”
福蜀承見工兵連長上氣不接下氣,便倒了一杯水遞了過去,並說道,“先喝口水,慢慢說。”
看著接過福蜀承遞去的水杯,正大口大口喝著水的工兵連長,特派員雖然嘴上沒有說什麼,但從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的心裏非常著急。因為此時,他的心態和剛開始挖寶時福蜀承的心態是一模一樣。
一口氣喝完整杯水的工兵連長繼續報道,“剛才,我們的士兵挖到幾枚銅幣,我們按照福長官的命令,沒有去碰它。”
“什麼樣的銅幣?”特派員問道。
“是方孔古銅幣,雖然我們沒有直接去觸碰它,隻是用刷子簡單清理了一下表層碎砂石,就看清了銅幣上麵的字。”
“上麵刻著什麼字?”特派員瞪著他那雙大眼睛繼續問道。
“大順通寶!”工兵連長回答道。
“好事啊!”福蜀承說了一聲後,轉頭向特派員解釋道,“當年張獻忠在四川建立的大順政權後,取年號為‘大順’,並發行銅幣。現在發現這個‘大順通寶’……”
“那就說明我們離寶藏不遠了,說不定已經挖到寶藏了。”特派員立馬興奮地接話道。
“大順通寶”的挖出,也就意味著快挖到寶藏或者已經挖到寶藏了。因為銅幣也是錢,傳說張獻忠的寶藏以金銀為主,但也說不定夾雜著一部分他們當時發行的銅幣。當時風雨飄搖中的大西政權,準備撤離四川時,將金銀珠寶以及在別的地方不能使用得“大西朝”銅幣一起埋藏,這完全有可能。即使這些“大順通寶”不是什麼張獻忠寶藏,那麼也裏寶藏不遠了。因為古人藏寶或下葬時,也常在埋藏寶藏的地方或古墓周圍擺放一些銅幣,用來鎮邪。
說道這裏,特派員已經安奈不住了,他急忙起身,向挖掘現場跑去,福蜀承、工兵連長以及帳篷門口的警衛們連忙跟上。
來到坑底,特派員、福蜀承他們仔細查看了這些銅幣以及擺放位置後,發現這些銅幣擺放非常有規則。福蜀承站在特派員身後指著地上的銅幣言道,“特派員,你看這銅幣的位置,顯然是非常有規律,應該不什麼寶藏,倒像似用來鎮邪。”
“嗯!你說得對!”特派員轉頭對身旁的工兵連長命令道,“你們以這個為中心,向四周擴散挖掘。”
“是!”工兵連長應道。
“你們在挖掘時,把銅幣擺放的位置畫張圖記錄下來。”福蜀承補充道。
“對!記住福長官的命令,一定做好記錄。”特派員特意強調道。
銅幣有規則的被擺放,說明這些“大順通寶”是用來鎮邪的,下麵一定藏有寶藏。把這些銅幣的位置記錄下來,一來可以確定接下來挖掘具體位置,做到有的放矢;二來可以從銅幣擺放的位置發現什麼蛛絲馬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兵連、水上特勤連經過兩天兩夜的挖掘,整個埋有銅幣的土層全部被挖開了,麵積比較大,足有一個籃球場大小。站在坑口的特派員、福蜀承他們看到是大大小小的銅幣有規則的分布在坑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