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創新做好準備(1 / 1)

為創新做好準備

專欄

根據思略特谘詢公司自2005年以來每年發布的《全球創新1000強》報告,多年來的調查結果一直不變:創新支出和企業績效之間並沒有關聯性。創新成功的企業項目通常始於某人一個很好的想法(俗話說是靈光乍現),但並不是所有好想法都有好結果。如果想讓這個想法成功地走向市場,需要公司來鼓勵、認知、支持和實施這個想法。

我們認為,有五個因素對創新成功產生了很大影響。數年來,我們發現這些因素出現在一係列的分析、案例研究和項目中,它們都和公司的研發意願相關:它們將不斷提升公司的能力為公司管理好創新做好準備。

>> 戰略一致。最成功的創新者可以清晰地規劃出一係列“適用於達成最終目標”的研發重點:與公司的整體經營日程相符。創新者不應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具備這一能力,將這件事情做好,盡力使其成為創新重點,要花費很多精力和不斷的嚐試。

>> 創新能力。這方麵的能力是研發部門所進行的日常活動,從客戶參與,到產生新想法,再將新想法商品化,到最後開始運營。最成功的創新者已經開發了適用於他們自己價值主張的研發流程,而不是基於學習其他公司的做法。最好的創新能力應是跨職能的(包括來自市場部、IT部、生產部和包括研發在內的其他部門),並且具有創造力(若有需要就準備試驗、不斷嚐試和反複實踐)。

>> 外部合作。成功的創新者擅長與外部供應商、渠道商、教育機構和服務提供者建立並保持有成效的關係。他們知道如何根據需要借鑒企業外部的想法和能力,從而在創新價值鏈的各個環節都可以使用。

>> 組織和流程。成功的創新者必須要進行組織設計。這樣確保了正確的激勵機製、決策權和信息流都能推動創新績效。他們也很清楚如何在恰當的時間將適合的人才放在正確的位置。

>> 文化一致。這些公司培養員工去思考和對話,這有利於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它們的文化屬性和行為為冒險精神奠定了基石,並且支持創新戰略。

對於創新的研究通常一次隻關注到這些因素的一兩個麵向,但是並不考慮這些因素是如何重疊和交互的。雖然公司不需要在與創新有關的每個領域都做到最好,但是在研發績效方麵奮鬥的公司必須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弱點,並從這個方麵著手。創新者通常並不樂意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弱勢,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你所不了解、無法預知,以及不能衡量的,都將對你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