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是這南國都城裏最有名氣的人家。
四十年前,它出名是因為尉遲昆白手起家,短短數十年內就創造了驚人的財富和商業版圖,成為南國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商業巨鱷,手握能夠左右南國國運的巨大財富。
沒人知道那個其貌不揚的男人是從哪裏來,隻是知道如今他在都城裏首屈一指的華麗府邸和遍布都城各行各業的名下商鋪。
直到他攜妻出遊多年之後的今天,街頭巷尾的商賈學徒仍舊對這個點石成金的男人的手腕和眼光津津樂道。
隻不過,讓人們樂此不疲的的不僅是尉遲昆創造的商業神話。
還有尉遲家如今初長成的四個性格各異的女兒。
幸好尉遲昆並不重男輕女,因為對發妻的寵愛,從沒有因不得男的原因有過納妾的念頭,四女呱呱墜地之後便打消了生子的念想。
據他說,這就像做生意一樣,命裏若有終會有,命裏若無莫強求,強求的絕非緣分。
不知道多少人對尉遲昆的想法嗤之以鼻,都等著他老了後,幾個女兒無力繼承父業,商業帝國的墜落。
可是呢,尉遲昆畢竟不是一般人。他能白手起家打造金錢帝國,也能力排眾議當機立斷的決定要四個女兒跟男兒一般請了私塾老師來辦學堂,叮囑發妻嚴格要求女兒,讓她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以求習得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才能;算盤更是沒有一日落下,幾個粉嫩可愛的小女娃不會走就認得算盤,剛會說話便跟著掌櫃們屁股後麵咿咿呀呀;最讓人意料之外的是在府中找了個拳腳師傅,指導她們女兒家力所能及的拳腳功夫,也告訴她們女子不一定不如男。
於是尉遲家再次成了都城人們日日八卦的對象,仿佛這尉遲府上要養出四個混世大魔王一般。也難怪,都城的富家小姐和貴族少女能學習詩詞經文已經難得,拋頭露麵的去商賈之市做買賣?做夢!耍槍弄劍?別想!不知多少人家等著看好戲,戲謔自己的女兒兒女成群的時候恐怕也沒人敢要尉遲家的老姑娘。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被人一直視為異類的尉遲家長女在六歲的時候被南國皇帝賜婚給了自己最疼愛的二皇子。
舉國震驚。
於是再也沒有人嘲笑尉遲昆的教導方式,都城的名門望族甚至紛紛開始效仿,期望自己也能尋得一個富貴親是,不是皇親國戚也是名門親貴也罷,差點以為琴棋書畫已經被上流社會拋棄。
又過了十年,尉遲昆六十大壽的時候在都城辦了場規模浩大的壽宴,他重金包下都城裏最寬敞的朱雀廣場,開了整整五百卓,宴請八方貴客。有生意往來的夥伴、有各個地方衙令、更有普通的老百姓。
就連晉升為皇太子的二皇子都賞光蒞臨。一時之間風光無限。
在這次壽宴上,向來不按牌理出牌的尉遲昆再次做了個讓眾人跌破眼鏡的決定,將手中一切權力交由剛滿十六的長女,尉遲昆攜妻子摒棄一切富貴榮華,準備歸隱田園找一處世外桃源安度晚年,即便百年之後都再不回都城,今日宴會之後便與四位女兒訣別與都城之外。
這個消息立刻讓所有人都炸開了鍋般的討論起來,不少生意夥伴上前勸阻,畢竟這麼大的家業豈能說撒手就撒手?更別說百年之後的打算是那樣的驚世駭俗。
隻是尉遲昆的想法從來就沒有反悔過。他的四個女兒也都提前知道了父親的打算,將不舍留在心底。
第二天,老夫妻倆就駕著馬車離開了都城,家印和鑰匙都交由了長女,從此變成了都城和南國的一段神話。
最初的那幾年,多少人都等著看尉遲家的笑話,也等著尉遲家神話的墜落。商賈之事即便是沉浮多年的老手也會有失手損失的時候,更別說一個十幾歲的娃娃,還是女娃娃。
隻可惜,尉遲家的人從來就不會是個笑話,這一點,四個女兒逐漸讓都城的人都有了全新的了解。
尉遲家的買賣依舊是賺錢賺到手軟,訂單接到紙竭。很多企圖顛覆尉遲家的競爭對手一次次的敗在了初空的手腕之下,才發現她比尉遲昆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上年輕氣盛,簡直能氣死人。
旁人的煩惱從不是長女初空的煩惱,她的煩惱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急迫,越來越讓她手癢癢。
那就是,如何將自己的三個妹妹嫁出去,好為尉遲家繼續穩固、擴大商業版圖……
咳!
不,是獲得幸福美滿的下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