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質量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
公司治理
作者:冉渝 張夢夢
【摘 要】 無形資產直接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文章以製造業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數據,運用因子分析法構建了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數,進而對無形資產質量進行分析,建立了無形資產質量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回歸模型。研究發現:單項無形資產質量、整體無形資產質量、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形成的資產組質量對企業核心競爭力有積極的正效應,而無形資產風險性指標對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也具備顯著的解釋作用。
【關鍵詞】 無形資產; 資產質量; 核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235.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08-0030-05
一、引言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由多種相互關聯的力量構成的一個力的集合,即由企業資源、能力在一定的製度環境中整合後產生的、其他企業或組織所不具有的、能為企業帶來超額收益的資源(湯湘希,2006)。識別企業核心競爭力,明確核心競爭力的產生機製及影響因素,對於企業的成長至關重要。已有的研究表明,技術創新是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單寶,2003;史東明,2004)。劉劍(2002)認為,核心技術的獲得有利於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從國外來看,核心競爭力概念的首倡者Prahalad and Hamel指出(1990),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本質在於企業內部的技術與技能的有效整合,企業內部的各種技術和技能會隨著企業的發展逐漸增多,這一累積過程為企業的外部競爭輸出持續的動力,其輸出方式即核心產品的不斷推出。D.L.Barton(1992)研究認為,核心競爭力的本質在於競爭力上的知識存量,知識將企業內部的各種要素整合為一個有效的係統,這種係統使企業在競爭中處於競爭優勢。
然而,核心技術、知識等要素是通過哪些途徑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產生影響的,過往文獻並沒有涉及。從會計角度來看,無形資產作為企業核心技術的替代變量無疑較為合適。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2006)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製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和土地使用權。而《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無形資產》指出無形資產就是“為用於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為用於出租或為用於管理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的非貨幣資產”。兩個規則都強調了無形資產作為技術、權利類非貨幣性資產的特征,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另一方麵,單純數量意義的無形資產並不能有效解釋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係,從無形資產質量上進行解讀,更能捋清二者的邏輯。近年來,關於資產質量的研究,逐漸得到了學術界的重視。幹勝道、王生兵(2000)認為資產質量是企業資產盈利性、變現性和周轉能力的綜合體現。這種觀點著眼於單項資產的資產質量。王秀麗、張新民(2003)提出資產質量是指特定資產在企業管理的係統中發揮作用的質量,具體表現為變現質量、被利用質量、與其他資產組合增值的質量以及為企業發展目標作出貢獻的質量等。徐泓、王玉梅(2009)結合資產質量的內涵與外延,從資產的存在性、流動性、結構性、可持續性和風險性等方麵構建了資產質量評價指標體係。實證方麵,李嘉明、李鬆敏(2005)對企業資產進行調整,剔除了不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部分,從資產質量、資產的盈利能力和變現能力三個角度解釋了與企業業績的相關性。潘海芳(2009)論述了我國四個行業的上市公司資產質量與企業成長性的關係。陳琪(2012)則對製造業上市公司的經營性資產質量和企業成長性做了實證分析,證明了經營性資產的四個質量因子對企業成長性的不同影響。但是,已往文獻極少專門討論無形資產質量指標及其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係。本文首先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出發,通過因子分析得出我國製造業A股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排名,而後從單項無形資產、整體無形資產、資產組質量及無形資產風險性四個角度,判別出企業無形資產質量指標,進而探討無形資產質量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係。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一)無形資產質量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機理分析
錢愛民、張新民(2009)從質量大師Philip B.Crosby的“零缺陷管理(Zero Defect Management)”理論出發,認為“資產質量即在生產活動中特定資產發揮效果與預期效果的近似度”。從管理企業的視角看,資產質量主要是指特定資產在何種程度上滿足其預期的需求。首先,資產質量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就是該資產物理意義上的質量,不具備這一基本條件可能就意味著資產質量特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次,對一個資產的質量評價,應關注這項資產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的財務後果。本文認為,無形資產的質量首先體現在資產本身創造未來現金流量的能力,即其轉讓價值或者對外投資的價值;其次是無形資產在企業內部的利用程度,表現為無形資產與其他有形資產組合創造利潤的能力;最後,收益和風險永遠是相伴而生,作為能夠帶來經濟利益的非實物形態資產,無形資產為企業創造利潤的不確定性更容易受到市場環境、技術發展的影響。具體而言,企業無形資產的質量主要體現在:(1)存在性。無形資產是否真實、準確列報於企業財務報表,是否充分披露,是否存在賬外資產的可能,表現為企業單項無形資產被轉讓或對外投資的獲利能力。(2)收益性。它指無形資產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持續可獲得的變現能力,特別是未來較長一段時間裏產生的經濟利益流入。收益性特征表現為兩個方麵,一是整體無形資產在企業運作過程,作為輔助性資產的超額盈利潛力;二是企業無形資產與其他實物資產相整合而獲取較好經濟效益的潛力。(3)風險性。企業無形資產在動態市場環境中給企業創造利潤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
無形資產質量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機理表現在以下方麵:(1)無形資產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是其載體,無形資產的質與量是衡量企業核心競爭力大小的基本依據(湯湘希,2006),企業核心技術的發展過程同時也是核心競爭力的積累過程。(2)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組合產生的超額收益能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具體表現。由於無形資產特殊的無實體特質,很少可以單獨為企業帶來屬於它本身的經濟利益,必須依賴於有形資產的運作,基於固定資產的載體才能直接或間接地為企業創造利潤。因此,也可以說無形資產就是一個催化劑、橋梁,加速有形資產潛在效益的轉化,建立起企業資產創造企業價值的渠道。(3)無形資產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的風險因素。由於企業所處的複雜業務和科學技術進步的環境,無形資產存續過程中必然麵臨減值等風險,更重要的是,由於無形資產價值貶損,對企業創造超額利潤的能力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進而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可持續發展產生負麵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