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啟仁壽三年,正是新朝初立,百廢待興之時,因而吏治清明,百姓日子過得十分舒坦。
莽陽鎮這幾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裏的百姓家中存下不少糧食,自然有人大發善心,接濟鎮裏孤兒,李二狗也因此得以活命,靠吃百家飯長大,現如今已有十一歲了。
“二狗哥,這是打獵回來了!”一個八九歲的小孩見李二狗扛著一根木棍,上麵掛著一串田鼠,不免上前嬉笑幾句。
李二狗雖吃百家飯長大,但自幼貪吃,蛇蟲鼠蟻隻要能吃的,全都來者不懼,因而長得頗為高大健壯,比同齡人高上許多,與鎮裏的成年壯漢相差仿佛。
而李二狗感念鎮裏居民的接濟,平日不但幫忙幹活,並且時常照看孩子。
就在幾天前,鄰居三虎子掉進河裏,他一個猛子紮水裏,將三虎子救上了岸。
往前推一個月,也不知哪裏跑來的野狗,發瘋似的追著孩子們咬,當時大人全都不在,也是他一個箭步上去踹趴下野狗,木棍順著野狗嘴裏一插倒底,救下了孩子們。
再往前推……
這些行為自然讓李二狗成了“孩子王”,鎮裏大小孩子全都服他,見麵自然少不得打個招呼。
“小凡,晚上老地方見!”李二狗笑著招呼一聲。
所謂老地方,就是莽陽鎮西頭一個破舊的土地廟,每次李二狗“打獵”回來,小夥伴們都會聚在那裏,架起篝火,將這些“吃食”烤好分掉。
“二狗哥,這太陽都該落山了,幹嘛還要等晚上,不如咱倆現在就去,到那裏點上篝火等著他們!”小凡不住吞咽口水,從旁攛掇著。
小凡家裏比較富裕,經常接濟李二狗,給的也不是剩飯剩菜,而是剛做好的菜飯,因而李二狗對小凡自然格外照顧,些許小事自無不應。
“哈哈,看來小凡你這是早吃過飯了,那麼咱們先去一步,也免得這些田鼠不夠分,弄不好還要讓我餓肚子!”李二狗嘻嘻一笑,當先往西走去。
“哪能讓二狗哥餓肚子!”小凡說著從衣袋裏摸出一個烤山藥,在李二狗眼前晃了晃,然後拋了過去。
“接著,二狗哥!”
李二狗笑嘻嘻的接住烤山藥,二話不說抱著啃了起來,也不與小凡客氣。一群孩子們晚上幾乎人人都帶了點吃的,否則李二狗真要餓肚子了。
二人一路前行,當山藥吃完之時,正好土地廟前,聽一個鏗鏘有力的聲音高聲吟唱道:“……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李二狗聽到這幾句,雖然不懂其中意思,但總覺非常深奧,那麼能高聲吟唱的也必然不是凡人,於是緊走幾步,當先跨入土地廟中,見到廟中之人就是一愣。
李二狗以為,廟中必然是羽扇綸巾的高人,沒想到卻是一個邋裏邋遢的老道。這老道其實不老,仔細一看不過四十歲出頭的樣子,但他頭發胡須糾結在一起,亂蓬蓬一團,更有油漬汙物殘留,也不知多長時間沒有打理,自然顯得老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