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走好了第一步,第二步上,賈璉就準備想要試探一下皇帝的底線。
所以武子博事件,就是賈璉準備登報的第二個政事板塊。
一來武子博跟皇帝並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而皇帝在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寫出來也是正麵的,這樣既能夠保證周刊就算被有心人彈劾,也不會落得個直接停刊的下場。
二來......
騎馬走在街頭,經過北靜王府,代表了榮譽和地位的兩個石獅子威武揚威的矗立在門口,張牙舞爪得令人厭惡。
武子博是北靜王的人,如今新皇登基,這兩個曾經的對手鳴金收兵,一個為了口碑,想要化身好兄長,不僅對這個兄弟看起來諸多包容,而且伸出的橄欖枝,可是將他這個下屬也一並算了進去。
賈璉不瞎不聾,當日北靜王鬧著進宮的事情,他可是知道的。雖最後武子博的事情依舊按照他的意思是受到了嚴厲的懲罰。
但賈璉的人後來打探得清楚,這一切不過都是表麵上的。
身份這種東西,連一個區區的商人,都可以做到手到撚來,更別堂堂一個王爺。
看著吧,不久後武子博流放途中暴斃的消息就會傳來,到時候武家人前去收屍,大概也是個一去不複返的意思。
但賈璉可是知道,江南北靜王麾下,當年林如海事件中,唯一留存的江南都督麾下,可是會突然出現一個下屬,而且還是拖家帶口的那種。
武子博事件的後續,賈璉看來當日他到賈家的懲罰已經到了,賈璉自己倒是並不準備趕盡殺絕。
更何況目前所知的一切,也不過是賈璉的人道聽途,打探出來的消息,並沒有確實的證據。
但那日北靜王入宮,皇帝卻是出了承諾若是武子博流放途中暴斃,允許他家人前去收拾的旨意。
這道旨意雖然並不為外人所知,但賈璉卻是清楚的。
因此兩相結合,若這隻是一個巧合,賈璉卻是不信的。
也是由此,這次登報武子博事件,為的就是將北靜王拉下水。
他們想要往後“兄友弟恭”,賈璉偏偏不讓!
和曹操強勢的挾子以令諸侯相比,賈璉更願意讓皇帝依賴自己,當婊{和諧}子還想立牌坊,一直都是賈璉的行事風格。
如今鹽部已經全權控製在他的手裏,賈璉就是要利用手上的一切手段,讓他們兩個兄弟相殘。
這樣坐山觀虎鬥,他的機會也會更大。
北靜王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跟他作對,賈璉已經並不準備包容了。
所以這次所武子博事件賈璉並不會直接將北靜王指出來,但指桑罵槐的暗示一番,還是可以的。
到時候再遣一兩個人去文人墨客喜歡去的茶樓點幾句,又不宵得多明白,讀書人最是事兒多,腦子又最是九轉十八彎的,不用賈璉做什麼,北靜王的口碑,自然會急轉而下。
甚至從哪些讀書人的嘴巴裏,指不定還能出更有意思的東西。
而挑撥皇帝和北靜王的任務,賈璉也就交給這個仕子了。
和尤三姐認真交代好政事下一步的刊登,女子略帶驚恐的目光中,賈璉朝眾人看一眼。
“這次的周刊,我要做的就是事實其實,讓百姓知道真相,還大家一片清白的空,風險自然是有的,而且不僅是這一次,下一次,有可能是每一次,你們此時若是想要明哲保身,退出不做的我也理解,也同樣,並不強求。”
這句話賈璉沒有在第一刊的時候,賈璉是有心機的。因為他要讓這些人感受到,那種被所有人關注的感覺。
雖然報社編輯的工作不像柳湘蓮,可以最直觀的感受到簇擁者對自己的支持。
但這段時間,就算是行走到路上,也能聽到人們對周刊的看法。
他們是這個東西最直接的創造人,這種成就感,是比賈璉還要大的。
所以第二期的時候出這番話,賈璉是給他們一個選擇。
雖然賈璉會盡最大的力保全報社,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的報社暫時羽翼未豐,但往後要做的事情,隻會比這件事大,不會。
所以風險的確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