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惡毒(1 / 2)

“那……”英寧猶豫了一下,還是做出微笑的模樣,“祝您今後順利。”

林森也對另兩位家長講:“我在網上看到因為網友的舉報太猛,你們被公司停了職,我們也可以出麵替你們去和公司交涉,畢竟這件事根本不是你們的錯。”

一位爸爸臉色蒼白,眼神黯淡,似乎已經被幾日的批鬥磨得沒了脾氣:“謝謝你的好意,沒用啦,我這個崗位早被人頂替了,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兒了。“

另一個人也苦笑著搖了搖頭:“我這個年紀呀,做什麼都不行了,就是在熬退休,本來公司就想找辦法把我們這些老骨頭弄下來,如今好不容易有一個借口把我辭退,怎麼還會聘我回去呢?真是千算萬算,算不過命運。”

英寧和林森互相看了看,惡果已經釀成,挽回是一件太奢侈的事。許多人都以為跟錯輿論沒有關係,隻要最終發現真相,一切就都會恢複如初,所謂的惡果也不過是水麵上的一粒石子,泛起一些波瀾後馬上就會平息。可事實上生活其實是一麵鏡子,碎就碎了,即便再次拚合起來,也無法恢複原本的樣貌。

或許有非常強大的人,可以融化玻璃鑄造出更光亮美麗的魔鏡。

但那畢竟是少數,少之又少。

大部分隻能選擇把鏡子拚湊起來,用膠帶黏一黏,然後在每次照鏡子的時候都會回憶起曾經的慘痛經曆。

更可怕的是,那些打碎了別人鏡子的人,在他們舉起錘子的時候,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會對別人造成怎樣的傷害……或者說他們根本不在乎會如何傷害別人……

林森和英寧不便打攪他們,告知結果之後就離開了醫院,但另一邊,邱健清他們卻還麵臨著另一個疑問,孩子最初發出的六張照片的時候,隻負責了一句話,太慘了,這都是誰幹的?而將這一切的矛頭指向這三個孩子的人,這個最初對鏡子舉起錘子的人又是誰?

這起案件不是公訴案,必須要家長們進行報案立案,公安局才能配合法院調取最初造謠者的個人信息。這三個家庭已經被這件事耗盡了全部的精力,他們再也不想聽到有關這個案子的任何一個字,因此告知林森自己放棄了起訴的權利。

雖然公安局方麵無法自主立案,但幸虧這世上還有網警這種存在。

確認虐寵案是造謠之後,省廳網絡警察大隊立刻通知網絡運營商,調取了所有造謠者的實名注冊信息,在本地的人立刻被傳喚,在異地的人則通知該地區的公安部門進行傳喚,一天的功夫就把這十二個人全部打撈進網了。

本地的這三位在派出所裏交代,他們和這三戶家庭或多或少有些矛盾,其實微博上所爆料的事情全都是假的,隻不過想趁著這個機會落井下石,砸得他們永世不可翻身罷了。他們實在沒料到這個案子本身就是假的,結果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而剩下的八個人則分布在國土東南西北各個角落,壓根兒就不會和這三個家庭有什麼交集,這些人之所以虛構那些無中生有的事實,來誣陷這三個家庭,其實都是出於好玩的心理罷了,想要湊個熱鬧尋求大家的關注,體驗一下被幾萬人點讚的感覺。

每個人都隻有一點小小的惡意,他們以為這點小小的惡意不會對這三個家庭有太大的影響,但是惡意積聚起來,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的結局隻能是雪崩。

被傳喚的本地有三人,外地有八人,十二個人裏還剩下最後一個人。

而這個人才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是他最初推斷照片的拍攝者就是殺死貓狗的人,也是他改換了另一個賬號,編造了目擊虐殺的帖子。他在兩個關鍵的節點,像是軍隊的統領一樣為輿論大軍指明了方向,運用起輿論這把無堅不摧的寶劍把那三個家庭斬殺得片甲不留。

此時這個人已經在看守所裏了,他的名字叫陶樂。

即便邱健清也沒有想到還能第二次看到這個名字。

但既然看到了這個名字,很多事情也就能解釋得通了,例如這些成堆的動物屍體究竟是從哪裏來的?邱健清從證物袋裏翻出了那張寵物醫院的全勤獎狀,按照獎狀上的單位名字,找到了學校附近的一家寵物醫院。

當邱健清帶著胡天幾個人來到寵物醫院的時候,院長一看見他們立刻就哭了,不待幾個人詢問,院長就主動說出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