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福問題的經濟學研究:進展與啟示(1 / 2)

幸福問題的經濟學研究:進展與啟示

經濟研究

作者:劉俊含

【摘要】近幾年,諸多經濟學家基於早期幸福理論的核心內容,並借鑒人類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將幸福問題的研究內容從客觀層麵推至主觀層麵、從抽象的幸福問題理論推進到細致的實證分析階段,並從其中探尋幸福的源頭。本文綜合述論的方式來梳理當前幸福問題的研究進展,基於此進行深入探討幸福感問題對當今人類進行社會實踐和發展問題研究的實際意義和啟發。

【關鍵詞】主觀幸福感 經濟學角度 幸福收入悖論

幸福問題作為心理學研究內容的主要組成部分,自1974年“幸福收入悖論”被發現之後,學界研究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問題已經成為經濟學界的一個熱點。無論在幸福問題的研究深度還是廣度上麵,相關的文獻資料都在不斷增加。本文主要梳理了學術界在幸福問題方麵的研究現狀,基於此進行幸福問題經濟學探討研究,旨為當前我國人類進行社會實踐和發展提供動力。

一、探索幸福的源頭

(一)“幸福收入悖論”是否真正存在

部分研究結果顯示,幸福感與人類的個人收入存在正相關關係。Veenhoven經過研究蓋洛普國家間的幸福感測試數據發現,各個國家的人均GNP與人類的幸福感正相關係數達到了0.84(P

(二)“幸福收入悖論”如何產生

我國學者對幸福問題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人類主觀幸福感的主要決定性因素是建立在他人收入基礎上的相對收入,並非居民的絕對收入。官皓使用國內多個省市的幸福感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絕對收入對居民主觀幸福感不具有顯著影響的結論,相對收入與幸福感呈現正相關關係,此結論同樣適用於農村。張學誌等學者研究2008年廣東省的調查數據結果顯示,絕對收入對居民的幸福感具有正相關關係,考慮到相對收入的影響作用,絕對收入與幸福感之間的正相關性較弱。羅楚亮使用2002年全國居民調查數據分析我國城鄉居民的幸福感差異,研究結果表明,農村居民的幸福感普遍高於城鎮居民的現象主要由收入變化及預期收入的滿足程度引起的。

一般情況下,社會居民具有自動適應收入水平波動的心理習慣,因此居民收入的增加不能較大程度的提升主觀幸福感。居民的期望收入通常會低於實際的收入,收入越高,居民的期望收入就越高,長此以往,居民收入帶來的幸福感普遍低於個人預期。Frey等人的研究結果表明,人類通常會想方設法的適應新的環境和生活,因此主觀幸福感就會隨之調整。短期內居民的幸福感會隨著收入的提升而提高,但當居民長期接受這種收入水平之後,個人的主觀幸福感就會減弱,直至跌回原始水平。

二、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因素

(一)失業及通貨膨脹因素

相較於收入與幸福感之間的複雜關係,失業及通貨膨脹對居民幸福感的影響研究結論大體一致:通貨膨脹及失業能夠降低居民的主觀幸福感。Frey等學者認為,失業對居民的幸福感影響大幅度超過了其他消極因素,原因是失業給居民帶來的不僅是收入上的損失,同時也給居民帶來較大的心理損失,致使居民產生消極、壓抑及恥辱感等負麵情緒。居民的心理損失對幸福感的負效應遠大於居民收入損失帶來的負效應。失業與通貨膨脹對人類主觀幸福感的負麵效應相比,對幸福感影響較大的因素一直備受爭議。Frey等學者通過研究認為,失業與通貨膨脹對於幸福感的負麵效應比例為1:1.7,但Ditella等人認為兩種負麵效應的比例為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