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常態下高職學生職業精神培育探析(1 / 2)

新常態下高職學生職業精神培育探析

高教研究

作者:文欣莉 李奕悅

【摘要】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作為依托高等職業院校,該如何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增強高職院校學生可持續發展是是職業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問題。高職院校應緊密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探索職業精神的培育路徑,以增強高職學生的競爭力。

【關鍵詞】新常態 高職學生 職業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自2014年5月提出“新常態”這一重大理論概念一來,我國各界對這一概念進行了多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解讀。而作為經濟領域專有名詞的“新常態”已被賦予了更多的涵義與特征,其應用到了社會各個領域之中,用以解釋、描述、分析改革和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狀態。從培訓我國高職學生的職業精神角度來看,“新常態”具有經濟領域的教育意義以及指導自身變革的重要現實意義和價值。

一、新常態下加強職業精神的培育是學校、學生與企業的共同需求

(一)職業精神的培育是高職教育的基本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把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係概括為“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係”。這一體係建設的基本目標是:“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市場的需求決定了教育的定位,在職業教育中,對學生的職業精神培育成為必修課。新常態要求我們主動參與職教體係構建,要堅持共同開展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擴大職業教育的繼續教育。高職院校應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精神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為學生提供可行可靠的動力並提升學生對自身崗位和職業認可的信心,從而為樹立職業理想奠定基礎。

(二)職業精神的培育有利於學生可持續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職業精神已然成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內涵的關鍵因素之一,企業對於高職學生的需求量不斷提升,但企業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選擇過程使得職業精神就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職業精神的培育可以學生的自我認識變得更加端正,能夠明確定位自己的就業方向及意願,讓學生從自身就業的角度主動了解企業的特點、環境及價值回報,轉變就業觀念。培訓職業精神,是職業化社會的發展需要,也是一名高職學生立足社會的發展需要。所以,高職院校應該更加重視對學生職業精神的培育,增強學生自身職業發展的動力。

(三)職業精神的培育有助於企業軟實力發展

職業精神是現代知名企業能夠長期發展的“秘密武器”。責任感、使命感、團隊合作感、敬業精神等元素構成了職業精神,企業員工良好的職業精神對企業的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從更長遠的角度看,企業的競爭力從根本上來講還是企業員工職業精神的競爭力。不少的企業已經感受到,製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是缺乏一支職業化的隊伍,特別是員工的職業精神參差不齊。於是當代企業的管理者在招聘過程中不僅僅看重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而是更看重是否具體職業精神。所以,高職院校應重視對學生職業精神的培育,以增強學生自身職業發展的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