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府產業扶持政策對我國ITO產業的影響因素分析(2 / 2)

的勞動力成本(χ1)和IT建設水平(χ6)與軟件技術服務收入(Y)呈負相關關係,這與現實情況不相符,於是利用主成分降維進行了第二次回歸,由第二次的回歸結果

y=0.258χ1-0.080χ2-0.545χ3+0.260χ4-0.132χ5+0.185χ6+0.356χ7-2.2e-5

可以發現,勞動力素質每增加1單位,軟件技術服務收入將減少0.08個單位,服務業發展水平每增加1單位,軟件技術服務收入將減少0.545個單位,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每增加1單位,軟件技術服務收入將減少0.132個單位。

四、總結

本文以服務外包城市南昌市作為典型,通過選取經濟規模,對外經濟開發度(OPEN),服務業發展水平,信息技術發展水平,勞動力成本(W),勞動力素質(EDU),基礎設施建設幾個影響因素,通過運用南昌市相關指標1998年至2012年數據進行分析,了解到在政府政策對我國ITO產業的影響程度上,勞動力成本、經濟規模、IT建設水平以及對外開放度對軟件技術服務收入的影響是正相關,這是和我們預期相符。

其中對外經濟開放度的影響程度最大,其次是經濟規模,接著是勞動力成本,最後是IT基礎建設,通過這些分析,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提高我國經濟開放程度。提高我國經濟開放度對促進我國ITO產業發展的效率是最高的,因此要全麵提高中國的開放型經濟,要積極吸收外國直接投資。

(2)擴大我國經濟規模。經濟增長是一個不變的話題,在去年開始我們結束了“超高速”發展,正式走入“7”時代,今年更是提出經濟新常態。但無論如何,要更大程度的發揮政府政策對我國ITO效用,還是要努力擴大我國經濟規模,大力扶持創新企業,走集約式發展路線,提高效率和資源利用率。

(3)建立完善的工資遞增機製。企業內部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工資遞增機製和激勵機製,完善的工資遞增機製能有效地激勵員工,明確工作目標。

(4)加大IT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在製定對ITO產業的扶持政策時,應有意識的加大對IT行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在現有高新產業園區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高新產業園區,加大其基礎設施建設,利用聚集效應降低成本,能較高效率的促進我國ITO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誌群,朱曉明.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2007.2008年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

[2]陳菲.服務外包動因機製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美國服務外包的驗證[J].中國工業經濟,2005,(6).

[3]李豔芝.離岸服務外包區位影響因素實證分析與對策[D].對外經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北京:對外經貿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