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菜開始,我裝了四隻大蝦,2隻鮑魚,一點炒麵,一些炒秋葵,一碗排骨高湯,然後又把馬來的椰漿咖喱菜係加了一些,拿了一盤印度的烘焙咖喱蛋黃,最後在西餐區拿了一份蘑菇濃湯,三下五除二就給吃完了!而到現在為止,我還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這是我吃過的所有自助餐中最美味和最豐盛的一次!
等到侍應生走到我身旁,我又毫不客氣的收了一大份阿拉斯加烤鱈魚和一大份烤腸。
秉著不浪費的原則,我們一直吃到快10點,除了剛開始吃了一點炒麵以外(已經後悔不已),我自動略過了所有的主食——光是菜和水果,我吃了整整三大盤。
直到我們倆都已經肚子圓滾滾的,才依依不舍的背著背包出去走我們第二天的行程。
“Sue,我感覺我們可以不吃午飯了!”Rebecca摸摸已經凸出來的肚子說道。
“開什麼玩笑,你還能裝下午飯嗎?你裝一個我看看!”我打趣道,全然忘記了昨晚的驚嚇。
正好倆新加坡本地的老夫妻從我們身邊經過,因為一聽口音我們就能分辨,可是這老兩口幹了一件特別不齒的事——他們用紙巾包了餐廳的兩個牛角麵包,偷偷帶走了!
我和Rebecca十分鄙視的看了一眼他們,又相互對視了一眼——是的,寧可多吃一些,也堅決不幹雞鳴狗盜之事,這是原則。
出了酒店,我們繼續走那些較遠的景點——自由行的魅力也是在這裏,出發的時間自己決定,想去哪裏也自己決定,不用等誰,也不用將就誰,拿起相機想拍哪裏,就自己拍哪裏。
天氣真的很好,藍天、白雲、鮮紅的三角梅,隨手拈來的照片都是電腦桌麵。
我們驚歎構造古典的“蘇丹皇宮”(1:1仿造蘇丹皇宮修建的全木質結構房屋,整個宮殿沒有一顆釘子),葡萄牙風情的天主教堂、熱帶雨林風情的園林景觀和黃、白、藍、紅等粉刷色的街頭民居。每到過一個景點,我們便用筆在地圖上打上一個勾,然後一頓狂照。(隻可惜那時沒有自拍)
按照地圖的指示,我們去了支、、、、那山,又看到了有名的寺廟——青雲亭。Rebecca雖說不信中國傳統的佛教和道教,但是到了門口,也不得不隨我一起進入,隻是我拜的時候,她隻是遠遠的看著。——這種求同存異我是讚同的,就像到了教堂我也進去參觀一樣。天下宗教本一家,相信某一教派並不代表別的教派就是錯誤的,因為每一個宗教的教義都是引導人積極向善的。人世間,再也沒有什麼比善良更值得肯定的了。
拜完神,我按照家裏人的生肖,請了幾個開光了的護身符,用紅紙封好,準備回去送給家人。
Rebecca隻是笑著搖了搖頭,我尊重她的意思,也沒有送給她。
眼見天色漸暗,我們商量著還是吃個晚餐再往回走,於是找了間路邊飯館,吃了頓椰漿飯——果然還是和新加坡一模一樣的味道。
這一天,我們又走了20公裏的路,疲憊不堪的回到酒店,這時候才想起來頭天晚上的事。
我看了下時間,今天洗澡的時間比昨天要早,於是,我們倆也顧不得害羞,幹脆一起進了浴室,而且倆人都沒敢再用浴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