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調整之後,老於這一方的氣勢明顯占優。帶著2:0領先的比分,又很清楚場上最強的冬瓜在自己陣中,李良的心情非常放鬆。
但是下半場開始後沒有多久,他感到有些異樣。
之前踢了幾次小場之後,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跑位還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在小場,他更多的是依靠明顯高出別人的身體力量,紮實的基本功和不知疲倦的跑動來和高手對抗。
但是第一次踏上標準場地,他突然發現,這是和小場比賽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更大的空間,更長的距離,更多的對手和隊友的移動,加倍放大了他不會跑位的弱點。
其次,標準場地讓他的優勢變得不那麼明顯。因為位置感不佳,很多時候他對球路的判斷並不準確,無法及時出現在準確的位置上。
經驗的缺乏,也導致他總是很容易被對手的扯動吸引開,導致老於屢次直接暴露在對手的前腰麵前,造成不小的險情。
最關鍵的是,李良按照自己的理解拿球,試圖帶動起球隊的整體運轉。
他的思考速度依然迅捷,但他很快發現,隊友們的移動和傳切明顯和自己不同步,導致他的傳球總是失誤。
李良漸漸亂了方寸,拿球時開始試圖更快的思考,更快的出球結果卻適得其反,他意外的發現,自己幾乎無法出球了。
超前的思考方式,導致他在麵對處理球的各種選擇時,想法太多,反而開始猶豫不決;讓別人看起來,他越來越粘球。
李良力量占優,左右腳均衡,控球穩,所以球權暫時無憂。
但是對手敏銳的發現,他顯得很“獨”,開始放心的增加人手圍搶。
李良毫無懼色,一時間輾轉騰挪,把苦練了多時的十八般武藝全部使將了出來。然而他並不擅長護球,結果麵對夾搶時,最後總是失誤或者丟球。
由於後腰陷入了苦鬥,本方的中場逐漸淪陷。
對手打的越來越有聲有色,看起來竟然獲得了比上半場還要大的優勢。
打左後衛的老李馬上沉不住氣了,開始喊了起來,想指揮李良怎麼跑位和出球。
李良愈發的煩躁了起來。老李對老於大喊道:“趕緊調整,這家夥這樣踢咱們要完!”
老於當然看出來了問題,但是礙於情麵一直不好意思發聲。
另外,由於也還一直對李良從前的驚豔表演記憶猶新,所以還對他抱有很大期望。
但是,現在不是娛樂為主的小場時間,而是業餘聯賽開賽前的熱身。
最關鍵的是,今年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幾個有意向讚助球隊的球友,如果是現在這種場麵,最後能落實下來多少讚助還真成問題。
球出界了,老於果斷的安排老李從左後衛的位置上和李良互換。
李良非常失望,他當然明白為什麼會這樣調整。
冬瓜還特意跑過來,告訴李良,千萬別在再帶球了,要果斷一些。冬瓜的話,像一場及時雨一樣,讓李良發熱的頭腦冷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