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天不遂人願(1 / 3)

梵蒂岡,觀景殿。

教皇尤利烏斯二世查驗了藏書室的工程進度後,決定去西斯廷禮拜堂看看。他屏退仆人和侍衛,一個人邁進安靜的禮拜堂。十字架下點著一排蠟燭,教皇站在蠟燭前,伸手將最左邊的燭火徒手碾滅。火心的溫度滾燙,然而尤利烏斯麵上沒有任何表情變化,仿佛隻是扶開了一把灰塵,當他把手拿開,主教走到他麵前恭敬地行禮。

主教猜不出尤利烏斯這時候的心情,他聽說尤利烏斯這幾天心情還不錯,打了勝仗,路易十二也安分了不少,就連野心勃勃的費拉拉公爵也投遞了恭賀函,照道理來說教皇應當沒有什麼煩心事了。但主教發現尤利烏斯仍麵帶憂鬱,究竟是什麼讓教皇煩心呢?

“好像很久沒有看到那個孩子了。”尤利烏斯說。

“恕我多嘴,您說的是哪個孩子?”主教問。

“你不認識,一個頑劣的小畜生,總是不知好歹惹人生氣,哼。”

“無論是多麼頑劣的孩子,內心總有善良可愛的一麵。”

“但有人告訴我,他是個不祥的孩子。”

“您相信了嗎?”

“我不得不為這個國家和臣民考慮。”

說完尤利烏斯抬頭看看禮拜堂的天頂。天頂與兩側牆壁曾經由濕壁畫大師皮耶馬提奧繪製,但是年代已久,壁畫嚴重受損,牆體的部分表麵已經剝落脫離,露出大片大片灰色牆體,遠看上去像擴散的黴菌。作為教皇的個人禮拜堂,這裏未免太簡陋寒酸了點。

尤利烏斯露出厭惡的神情,煩躁道:“不是讓米開朗琪羅來收拾收拾這裏嗎?,他那尊銅像1也弄完了,還在磨蹭什麼?去,去把阿利多西叫過來,問問怎麼回事?”

主教領命退了下去,隻剩下老教皇一人在禮拜堂裏。極度的安靜使老教皇心情不安,他本來閉著眼睛養神,還沒來得及放鬆神經,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

“陛下,阿利多西大人恐怕來不了了。”主教支支吾吾地說道:“有人……有人在聖安傑洛橋的橋頭張貼了一幅粉筆畫,涉及了阿利多西大人,恐怕您也需要聽聽這件事。”

教皇不耐地睜開眼睛:“什麼粉筆畫?又出了什麼亂七八糟的事?”

秋末時節,從羅馬流傳出了一個醜聞——

教皇的財務官、帕維亞的樞機主教佛朗西斯科?阿利多西大人虐待孌寵、流連妓館,有辱梵蒂岡和教皇的顏麵。這個被阿利多西虐待的男人名叫諾爾,他的背部因為長期受虐傷痕累累,有畫家將他的背影畫了下來,貼在了聖安傑洛橋的橋頭,還付上一條刺有阿利多西名字的手絹作為證據,引起了轟動。這幅畫筆調香豔美麗,“諾爾”半露著臉側躺在床上,五官姣好,體態柔軟,除了胸部平坦,他的姿色絲毫不遜於任何女人。

孌寵這個職業本來很神秘,隻有極少數愛好者知道,大部分普通人聽都沒有聽說過,更不願意相信這樣的人真實存在。在教規森嚴的生活中,不守貞潔的女人會被送上火架,孌寵無疑是邪惡犯罪的,說他們和黑巫師同樣可怕也可以。沒想到竟然有人將這樣露骨淫邪的畫張貼出來,直指樞機主教與孌寵有染,一時間城中猶如燒開的水沸騰起來。

這個消息原本是傳不到教皇的耳朵裏的,因為粉筆畫並沒有張貼多久,在第二天下午就被撕了下來。幸運的阿利多西比教皇早一步知道這件事,他在城中的眼線眾多,有人第一時間就向他報告了消息。粉筆畫和手絹當即被銷毀,但此時已經無法阻止流言蜚語了,可以想象阿利多西在得知事情後生氣扭曲的臉,他擔心教皇真的會知道這件事,想先下手為強,將諾爾殺之,於是派人去酒館抓捕。

然而急躁衝動害慘了他,去酒館抓人不僅落實了他和妓館有染的事實,而且還壞了其他權貴的事情。要知道,酒館不僅僅是他一人享樂的地方,有的神職人員、貴族、軍隊高層也會喜歡在那樣的場合密會議事。阿利多西派遣的騎士一到,立即將酒館鬧了個人仰馬翻,無意中驚擾了另外一位當時在酒館裏與人議事的樞機主教,兩方人險些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