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考勵誌標語(1 / 1)

高考勵誌標語

公民講壇

作者:王學進

“提高一分,幹掉千人”,這條高考勵誌標語出自廣西桂林某中學的高三教室。上麵還寫著:“扛得住給我扛;扛不住,給我死扛”、“就算撞得頭破血流,也要衝進一本線的大樓”等,這些標語成了該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此類個性化勵誌標語我見得多了。“進清華,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論道談經”。此外,還有更暴力、更血腥的勵誌標語,如“要成功,先發瘋,下定決心往前衝”、“寧可血流成河,也不落榜一人”、“隻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不像角馬一樣落後,要像野狗一樣戰鬥”……

高考勵誌標語日趨瘋狂,固然反映了平民子弟渴望衝破重重藩籬出人頭地卻唯有高考華山一條道的嚴峻現實,也折射出某些地方學校教育越來越背離育人主旨、教育價值觀越來越趨於偏執甚至走進死胡同的現狀。上述勵誌標語所要“勵”的,不是符合理性、合乎教育本質的“誌”,而是一種畸形的“誌”。

“提高一分,幹掉千人”是事實,但“幹”字本身體現了很濃的暴力意味,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擊倒”、“幹掉”、“殺了”等凶殘動作,“所指”並不局限於“能指”,讓學生一抬頭就麵對這樣的暴力標語,會給他們造成怎樣的暴力暗示?至於“寧可血流成河,也不落榜一人”、“不像角馬一樣落後,要像野狗一樣戰鬥”,就更是在宣揚一種赤裸裸的暴力文化了,實在害人匪淺。

“隻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要成功,先發瘋,下定決心往前衝”,這些分明是在教育學生,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就看其高考的成敗。如能考取北大、清華等名校,就意味著你成功了,名和利都有了,否則你就是人生的失敗者。這樣的名利觀與真正的成才觀相去甚遠,它全然不顧其他的人才評價標準,隻取高考成績這唯一的標準,給學生造成了極大誤導。

順帶說一句,幾天前,筆者參加了本地一所中學八六屆初三(3)班的同學會,我曾教了他們三年語文,三十年後竟發現:當年成績優異並考取大學的一些學生,畢業後雖進入了某些讓人豔羨的單位,但此後安於現狀、無所作為的大有人在;有些當年成績差的學生,走上社會後,憑一技之長,在各自領域裏幹得風生水起且成績斐然,成了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佼佼者。可見,一場考試的成敗,對一個人而言並沒有想象中那般重要。

“進清華,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論道談經”,其言外之意就是,你進了北大、清華就等於架設起了一張關係網,隻要稍加經營,你就能通過四年積攢下的人脈為晉升鋪就一條捷徑。可是,競聘學生會幹部、結交所謂有背景的同學等,很容易將自己變成錢理群先生所批評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