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馬貪官的“雙麵人生”
社會檔案
十八大以來,貪汙腐化高官相繼落馬,他們的“雙麵人生”也曝光在人們的目光下。一麵是勤勤懇懇、廢寢忘食,一麵則是驕奢淫逸、貪汙腐化。不管他們的“雙麵人生”演得多麼入戲,隻要觸碰法律底線,最終也難逃落入“法網”的命運。
案例一:劉鐵男
A麵:“玩命幹工作”
B麵:“老子台前辦事,兒子幕後收錢”
劉鐵男出生在北京一個工人家庭,當年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難。這種苦日子使他產生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拚搏精神,也讓他萌生了過富裕生活和做人上人的願望。
這種意識在一定時期促使他“玩命幹工作”,“每天除了睡覺就在辦公室待著”。他的吃苦、能幹也得到了組織認可,多次獲得“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的榮譽稱號。
劉鐵男一直認為自己抵禦能力強、辦事堅持原則,對有求於自己的人不給任何接近的機會。然而,在花費一百多萬元為自己的房子裝修和購置家具時,他卻通過下屬主動要求由私企老板全權代辦。他甚至利用其子劉德成收受商人的賄金,唱起“老子台前辦事,兒子幕後收錢”的“父子二人轉”。判決書顯示,在劉鐵男案涉及的三千五百五十八萬餘元財物中,通過劉德成收受的達到三千四百餘萬元。在采訪中,劉鐵男表示,這樣做隻是“想多幫幫兒子”。
案例二:倪發科
A麵:有能力、有魄力
B麵:愛玉成癡,頻收“雅賄”
現年六十歲的倪發科從下鄉知青、安徽生產建設兵團班長幹起,一步步走上副省長的崗位。他被當地人評價有兩個突出特點:“有能力、有魄力”和“愛玉成癡”。
倪發科從蕪湖開始走上仕途,1999年調任安徽六安主政一方,曆任行署專員、市長、市委書記。2008年,倪發科當選安徽省副省長,直至五年後落馬。
2014年1月8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轉發《中國紀檢監察報》文章稱,倪發科喜歡玉石“甚至到了瘋狂的地步”。文章稱,倪發科“看電視、看書,玉不離手;穿得多時,脖子上還要戴上一個玉石掛件;每到周末,就把喜歡的玉石玉器鋪開,一件一件欣賞”。
短短幾年間,倪發科成了資深玉石收藏家,藏品之豐富可開辦玉石展。但這些玉石的來曆,卻並不那麼“高雅”。辦案人員調查發現,在倪發科的玉石收藏中,有很多來自商人、老板的“雅贈”。2014年12月15日的庭審顯示,倪發科先後四十九次非法收受他人給予的字畫、玉石、現金等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一千三百餘萬元。
落馬後,倪發科承認,自己愛好玉石,覺得玉石是一種“高雅、文明、保值增值、掩人耳目的權錢交易”載體,滿足了“對它現實價值的貪欲”。
案例三:武長順
A麵:親民、勤政、“接地氣”
B麵:“發明家”憑借專利斂財
2003年,武長順調任公安局任局長伊始,即在天津市全麵推行“局長接待日”活動,接待上訪群眾。至被調查前,武長順堅持了上百場。天津一位出租車司機表示,“武長順每年都會開座談會,親自接待我們,反映的問題也會當場落實解決”。紀檢係統一位幹部也表示,紀檢部門組織的會議,武長順都會親自到會,規規矩矩簽字、聽會,而“有些局的領導經常讓副手或者秘書代開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