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者,通變化,曉陰陽,若想做到這一程度,就必須有一個過度的階段,而這個階段就是修練,修練成,則為大神通者,若不成,則一切休說!
林謙此刻,已經感悟到了靈氣隨著自己的吐納而在自身遊走,這樣的感覺十分舒服,但是林謙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那便是引氣入體。
林謙不明白,明明靈氣已經隨著自身的吐納而進入自己筋脈之中,可是,為什麼就是無法感受到自己的靈根覺醒?
一輪又一輪的吐納,一息、兩息、三息……就這樣周而複始,無限循環下去,自身卻完全沒有任何變化。
“修行者,盤膝而坐,體悟周身無形靈氣,謂之悟靈,以靈為本,吐納而引靈入體,流通於通體經脈,彙集於丹田,以氣衝穴,穴通則暢,不通則阻。穴通者,經脈聚靈,丹田聚氣,遍於體魄者謂之靈根,靈根始渾濁,以靈灌溉方清澈。靈氣運轉於百穴,百穴過之為一重天,過之汲取,以氣化力,方為靈力,大道之始源於此呼……?”林謙將腦海裏的話又念了一遍,想從中找到一些線索。
“以靈為本,吐納而引靈入體,流通於通體經脈,彙集於丹田,以氣衝穴,穴通則暢,不通則阻。是了,我雖然不斷的引氣入體,但是卻隻是將靈氣在周身不斷循環,絲毫沒有聚集於丹田,所以就更談不上以氣衝穴,不妨試試,先將靈氣聚集。”
言至於此,林謙再次吐納,不過這一次,他換了一種思路,在靈氣流通過丹田之處時,將其沉澱下來,試著聚集於此。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管林謙怎樣刻意去將靈氣在丹田處聚攏,這靈氣就像是一群貪玩的小孩,不聽指揮,隨波逐流的通過丹田,再次回到經脈,不過林謙也並不氣餒,不斷的吐納以總結經驗。
終於,在林謙不斷努力之下,有那麼一絲靈力在林謙丹田處沉澱並聚集了下來,雖然隻有一絲,但是也同樣令林謙欣喜若狂。
“這是一個好的開頭,就這樣繼續下去,不斷的積累一絲靈氣,總會聚滿丹田,到時候再利用這些聚集下來的靈氣,衝擊百穴。”打定主意後,林謙一鼓作氣,再次吐納並彙集靈氣,而這些靈氣,也開始逐漸聚攏在林謙丹田處,不斷壯大起來。
一絲、兩絲、三絲……
丹田就像是一個無底洞一般,任憑林謙如何聚集靈氣,總是聚集不滿,林謙也不著急,隻是不斷的吐納,不斷的總結,不斷的增加聚集靈氣的速度,不過百息,靈氣終於聚滿丹田!
“以氣衝穴,穴通則暢,不通則阻。”林謙屏息凝神,不再吐納,而是開始調動起丹田的靈氣,循環在經脈內,這一次的循環,和以往的不同,這是林謙自身聚集的靈氣,雖然不是完全聽從林謙的差遣,但是也能被林謙調動!
這是最最關鍵的一步,若是暢通百穴之後仍然沒有變化的話,那麼就意味著林謙沒有靈根,自然而然的就沒有修行的能力,所以,此刻的林謙不由地緊張了起來!
人體周身有七百二十個穴位,一百零八個要害穴,其中七十二個穴位不致命,但是會出現些許混亂等跡象,而另外三十六個穴被稱作死穴,所以林謙在衝擊這三十六個死穴之時必須要萬分小心,不然一命嗚呼就得不償失了,而另外七十二個要害穴,雖然不致命,可是也會對身體有一些影響,所以林謙還是多留了個心眼。
林謙在蒼木山下的村莊治病救人,對於穴位的知識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這也是林謙衝擊百穴的一個優勢。
林謙開始了,以氣衝穴,向著丹田處最近的一個穴位衝擊,不過令他失望的是,第一次衝擊便以失敗告終,林謙也不多想,再次嚐試,不斷的調整靈氣衝擊的力度以及量的大小,終於,在刻苦鑽研之下,衝破了第一個穴位……
林謙旗開得勝,再次衝擊下一個穴位,穴位衝擊之下,林謙感到異常舒暢,這種舒暢十分特別,仿佛徘徊在自己體內的病痛瞬間消失一般,那種前所未有的暢快,令他恨不得一下子將穴道全部衝擊開來。
七百二十個穴位全部衝擊完畢,那麼接下來,就是一百零八要害穴,在衝擊這一百零八要害穴的時候,林謙可不敢大意,因為一旦出錯,可就萬劫不複,尤其是那三十六死穴,更是凶險異常,於是,林謙一邊微妙的控製著丹田靈氣,一邊試探著衝擊一百零八要害穴之一的某處穴道,利用吐納之術來補給靈氣的量。
“靈氣,給我衝!”林謙瘋狂運轉靈氣,在不斷的嚐試之後,掌握好了,這一處要害的靈氣量,以及濃鬱程度,一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