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近衛鐵騎的統領鎮軍將軍董厥兩人率了兩千騎兵,花了不到一個時辰的功夫,便直抵璞陽關,大約是大雨阻塞了信息傳遞的關係,賴宮居然沒有任何的防範。
守城的兵士隻是稍微做了一下抵抗,便直接投降了,主將賴宮還被董厥生擒。
搞笑的是,捉了賴宮之後,才收到上京蔡陽傳來的親筆信,要求賴宮盡一切力量阻延劉揚南下的步伐,等待南陽太守許鐸的增援。
劉揚等人在璞陽關的城主府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參加會議的有,鄭國公主劉馨,高城公主劉茵,近衛鐵騎統領,目前隊伍中武將身份最高的鎮軍將軍董厥,少府詹舟、吏部司使陳群、軍部司使東方騰、工部司使吳道之,近衛鐵騎副統領驍騎將軍周泰,近衛鐵騎牙門將軍葉恒,宿衛黑騎統領一等校尉白秋,商會會長蘇敬。
可以說這裏麵的人剛好代表了這支一萬多人的逃亡大軍的各個勢力。
這還是劉揚事隔了半年多後再次見到劉馨,她齊身裹在一件寬大的紅色披風裏麵,漂亮的臉蛋依舊性感誘人,不同的是,裏麵似乎多了一份滄桑感。
高城公主劉茵則是他第一次見,她的模樣和李詩詩長得有些像,屬於那種古典美人型的,她和劉馨剛好相反,一身淡素,像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兩個公主一紅一白,坐在主位上後,那種美豔逼人的氣息一下子讓大堂裏那種緊張的氣氛消融了不少。
陳群從左邊首位站了起來,看了看坐到了末端的劉揚,又把目光收了回去道:“兩位殿下,諸位大人,陳某在這裏長話短說,說來諸位也許不信,群奉皇命,半年前就已經開始準備南下諸事,在坐的,除了陳某之外,就隻有董將軍一個人知道。”
陳群頓了一頓,眼光投向董厥,後者立刻是配合地點了點頭,換句話說,陳群現在等於代表軍方和文官兩大勢力。
“皇上在半年前親自擬下了一道旨意,並要求老夫到了璞陽關,第一件事情就是宣讀旨意內容。”陳群有些感慨地從袖口取出一封用蠟封住的圓筒,拿在手上揮了揮,“這道旨意老夫從未看過,也不知道裏麵是什麼內容,今天陳某便替皇上宣讀這份旨意。”
說著,他便親手拆開封蠟,麵色凝重地從裏麵取出裏麵的聖旨,結果出乎眾人意料的是,裏麵並不是聖旨專用的黃色絹布,而是一張普普通通的宣紙。
陳群有些驚訝地展開,看了幾眼,眼淚便直接落了下來:“這不是一道聖旨,而是朕寫給諸位的一封家書,當陳群打開這封家書的時候,朕已經不在這個世上,朕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年輕的時候,雖然也轟轟烈烈幹過一些事情,但終歸抵不上這十數年來荒廢朝政所帶來的罪過,朕愧對劉家列祖列宗。”
“所以朕死了,也算是罪有應得,不過將死之人,總覺得至少得為子孫後代做點什麼,朕死之後,天下必將大亂,當今天下,能力挽狂瀾者,朕以為有三人,鄴侯蔡陽,燕王劉貞,南河劉揚;但鄴侯私心太重,雖能識賢能,卻不能重用,民心難附;燕王無私心,卻剛愎自用,雖能統百萬之眾,不能服一殿之臣。”
“唯有劉揚,天命所歸,朕決議將朕所生三女,長女劉馨、次女劉茵、幺女劉嫣盡托付於他,劉揚晉武烈侯,遷武威大將軍,列位卿家,須盡心輔佐,不得二心,方不負朕在天之靈,惠文皇帝,劉惠親筆。”
“皇上…”
信念到一半的時候,陳群就率先跪了下來,麵朝北恭恭敬敬地磕了幾個響頭…
某種意義上來說,皇帝的死成全了劉揚,大夏王朝立國以來,能被封為大將軍的少之又少,因為大將軍的品秩還在三公之上,換句話說,現在的劉揚官銜比蔡陽這個太宰還要高,當然蔡陽承不承認得另說。
不過他承不承認不要緊,重要的是,陳群念完皇帝的遺旨後,在場的各個大員,包括商會會長蘇敬立刻就表示了支持。
第三天,劉馨在劉揚的支持下,在璞陽關繼承了皇位,成為大夏帝國有史以來第三位女皇,消息自璞陽關傳出去之後,整個大夏帝國為之震動,帝國二十四個州國的實際統治者瞬間保持了沉默。
誰都明白,這是各方勢力徹底攤牌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