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說的話音落下,頓時在大殿之中惹起了一陣小小的漣漪,甚至有了小小的喧嘩。(,小說更快更好..)慶安皇帝卻麵如死灰,眼神之中再無半分神采:“朕……我,無話好說……”
漢王劉思遠是慶安皇帝的堂弟,當年烈武皇帝死於道宮陰謀之下。烈武皇帝的太子也被廢掉,改立慶安皇帝的父親為帝,隻是他的父親卻隻是做了短短的半年皇帝就駕崩了,然後就是慶安皇帝登基,一直到如今。說起來,漢王劉思遠正是昔年烈武皇帝太子之子。
每個人都知道慶安皇帝的兒子不少,足有五六個,甚至還有在繈褓之中的。每個人都會以為就算慶安皇帝被廢,也會從他兒子之中挑選一個出來即位,頂多就是挑一個年紀小的,容易操縱的而已。誰也沒有料到傅說會挑出漢王劉思遠來,那人就算比慶安皇帝年輕,也有限的很,足有五十歲左右了。
不過不管那些文武大臣心中如何想的,但是他們卻都很識相的沒人站出來說話。卻也不是沒人,這時候,卻見一個戴著獬豸冠,佩青荷蓮綬,穿著紫色官袍的人走了出來,大聲道:“臣有異議!”
傅說閃目看過去,眼中殺機大起,這時候正是要殺雞儆猴,有人站出來,那就是找死。但是待看清是什麼人之後,傅說頓時在心裏變成了苦笑了。
傅天仇攔了上去:“這是朝廷大事,你一個禦史中丞摻合什麼,還不快快退下去!”
“下官身為諫官首領,糾彈百官,繩儀朝綱,規諫君上。廢立大事,禦史中丞不言,誰還能言之?傅相公身為當朝首相,難道要堵塞言路不成?”宋玉叔大聲道。
傅天仇隻好苦笑退下,他原本是一片好心,生怕傅說拿這宋玉叔開刀。卻想不到這人居然愣頭青自此,被駁的啞口無言,隻好退了下去。猶自向傅說道:“國師,禦史中丞原本就是諫言之官,盼望國師優容之!”
傅說心裏苦笑,卻冷眼對宋玉叔道:“你有什麼話說!”
宋玉叔卻不看傅說臉色,隻是道:“祖宗神明在此,廢立之事,臣不敢預。隻是立君以嫡長,國師何故乃立漢王。須知皇帝……廢帝猶有子孫在!”
這時候,滿大殿的文武百官都為這個愣頭青捏了一把冷汗。心道宋玉叔這廝真是找死,為了這種事情觸怒國師。
便是慶安皇帝也是滿心感激,差點涕零。宋玉叔在他手下的時候,曾經上過萬言書罵他是昏君,氣的慶安皇帝把宋玉叔打入大牢之中,差點砍頭。後來雖然勉強把宋玉叔給放了,但是還是不待見這廝,把他遠遠的打發回老家。甚至很多次,都想暗中派人去殺了這宋玉叔滿門。
卻不料今日出事,居然還是宋玉叔第一個站出來幫他出頭。他雖然被廢了,但是隻要還是自家的兒孫為皇帝,猶有盼頭。但是若是讓漢王做了皇帝,他的這一支子孫地位隻會越來越低。甚至兩三代以後,他慶安皇帝的神主說不定都要被“親盡,宜毀”被挪出太廟去,享受不得陽世的祭祀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