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人心易縱(1 / 2)

宛如閑庭信步,傅說從太原城內走了出來。一路上邊軍士兵見了,都是凜然行禮。卻見著傅說一步步,走的不快,看起來似乎極為悠閑,那模樣就好像讀書人在房間之中踱著步子。但是偏偏速度卻極快,而且瓢潑一般的大雨在他身邊兩三丈內就好像被一個無形的屏障給擋開了。

“一直聽說國師法力通天徹地,連神靈都能斬殺。如今見了,真的是好厲害!”這是大多數士兵的心聲。

毛大方正在巡營,按照兵法上講,紮營的時候,士兵沒有休息,將領不得休息。士兵沒有吃飯,將領不得吃飯。隻是能這般堅持的做下去的將領卻是極少。他聽了消息,連忙出去迎接,還沒有走到營門邊,便見著傅說已經走了進來。

兩邊士兵個個站的筆直,居然沒有人行禮。毛大方不由大怒,心道這些狗日的,見到本將軍不行禮也就算了,見到國師還不行禮?你們這些想死也就算了,莫要拖累本將軍。邊軍被派到秦晉之地平叛,雖然理由很正常,但是邊軍上下都清楚一個問題,朝廷對於他們心存疑忌。

對於一個立國長久的大一統國家來說,反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邊軍這種精銳部隊來說更是如此。將領要顧及這全家老小,自己的性命前途,士兵也有著家人,有著親戚朋友。方方麵麵的牽絆在,哪裏會那般容易就造反?是以知道朝廷疑忌,想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洗脫嫌疑,戴罪立功。而不是幹脆的破罐子破摔,直接造反。

也隻有朝廷確實失去了對地方的控製力以後,這些士兵的家眷朝廷再不能威脅。再者就是將領對於朝廷失去了信心,認為大勢已去。兩般因素加起來,才有著造反的可能。因此自明清之後,對軍隊的控製製度完善以後,就再沒有聽說軍閥割據造反的事情了。

邊軍上下雖然對朝廷疑忌他們感覺冤枉,但是對朝廷的忠心,卻不會減弱多少。便是這種情況下,將領想要造反,軍隊卻根本不會聽命令。士兵想要造反,將領也不會拿自己的前途榮耀和家族去開玩笑。

這毛大方見了這些士兵居然都不行禮,頓時大怒,接著就是一種恐懼了。連忙連湯帶水的就要往地上跪,卻被一股柔和的力量給扶住了,根本跪不下去。

這時候,毛大方才知道那些士兵臉色怎麼會如此古怪。不是他們不想行禮,而是根本行不了大禮。

“軍營之中,甲胄不拜。毛將軍不用多禮!”傅說笑吟吟的道。

毛大方心中大定,一顆心總算是放回肚子裏去了。連忙行了軍禮,心中大罵那些士兵,奶奶的跪不下去不知道行軍禮麼?害的本將軍差點出醜。

傅說見那毛大方隻用了很短的時間,就迎了出來。顯然沒有躲在大帳裏麵,而是就在胡牆邊巡查。身上和那些士兵一樣,都隻是披著簡單的蓑衣,根本擋不住雨水的落下,想來渾身已經濕透了。暗自點頭,心道此人可以大用!

便被迎入了大營之中,走到裏麵,卻見著中軍大帳根本沒有立起來。而先行搭建的地上撲騰士兵的帳篷,不由誇道:“毛將軍真有古之大將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