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安澤在書中,自從妻子離開之後,他就開始做奇怪的夢境,而且醒來之後,脾氣性格總是會有所變化,到最後甚至不知道自己變成了什麼樣的人。隻能放棄再次做夢,以及因此得到的社會地位和財富。
而安澤的女兒,名字叫做舒雪,在來到明鏡屋不久之後,也開始做夢,並不斷出現詭異的性格,脾氣也時好時壞,這讓安澤非常害怕。女兒的事情讓他覺得,自己身上的特質不再是令人豔羨的東西,而是遭受到了惡魔的詛咒。
所以安澤毅然決然放棄了一切,準備帶著女兒在明鏡屋裏終老一生。
“舒雪嗎?這棟屋子裏似乎充斥著這個名字呢!”惲夜遙像是自問一樣道。
顏慕恒:“安澤的女兒究竟叫什麼名字我不知道,在我時候,晚上睡不著,就會偷偷溜進娛樂室看電視,這是詭譎屋中唯一的樂趣。我經常會在半夜聽到客廳裏傳來月光曲的聲音,不用看到人,我也可以知道那是一個女性在彈奏,因為琴聲是那麼溫婉,充滿了女性的輕柔。”
惲夜遙抬起頭來,:“彈琴的人有可能就是走出房間的女主人對嗎?可你並不是去看電視的,我也可以感應得到,過去的你朦朦朧朧的樣子,你是去見那個你所愛,卻不被你母親和管家先生認同的人。”
安靜時常會讓人產生新的想法,而不安又讓腦細胞無法集中在能夠得出正確推理的角落裏,惲夜遙努力調整著自己的狀態,忽略掉顏慕恒一點一點撫上自己肩頭的大手。
稍微給點甜頭,會在特殊情況下增加自己的安全係數,惲夜遙懂得這一點,隻不過不是有目的在先,他根本不會願意撒下這種誘餌!
把手裏的一張書頁翻過,惲夜遙頭也不抬跨上一級台階,讓身體懶散地斜靠在書架一側,任由顏慕恒緊挨在他身邊,等待著。
——
關於安澤血緣和夢境的線索一:殘缺日記和書中內容的對比
日記一:
‘普通的一,留滯在學校裏批改考卷,並未過多與人衝突。離開之前,與門衛老周互道晚安,算是過得比較順利。女兒回家有所怨恨,因為早讀一年書,很多地方都未能跟上同學,我也是有心無力……’
以上這篇日記應該是安澤還在當地理老師時寫的,安澤的語氣充滿了自卑,還帶著不易察覺的憤世嫉俗。比如,‘並未過多與人衝突’這句話和之前那句‘普通的一’結合起來本身就很奇怪,一般人寫日記,通常都會起自己與人發生衝突的事情,因為這種爭吵打架不會每都會有。
或者會寫當平靜無事之類的話,但是安澤的寫法,給惲夜遙的感覺就像是他好像時常與人為惡,而日記中所記載的那一卻意外與大部分人都很友好。
還有,安澤提到與門衛老周互道晚安的時候,還了比較順利這樣的話。與一個早晚都會見麵的老門衛打了聲招呼,在一般人思想中,與當是否過得順利沒有本質性的關係,也不可能在日記中提到這種事情。
所以從中可以猜測,安澤在當教師的時候,也許是個不善與人接觸,自卑,但又極好麵子的人,這種人在外發生衝突的幾率,要比真正脾氣暴躁的人還要大。
除此以外,在劇情中多次提到過Eernal和顏慕恒的心裏活動,都可以明一些問題。還有,舒雪主動找到過顏慕恒,並與之一起見到謝雲蒙,如果當時真的是舒雪本人,那麼隻能明一點,舒雪根本就沒有我們想象中那樣缺乏自由。
因此,舒雪是否真的被囚禁?她究竟是安澤的女兒?還是文玉雅的女兒?現在的法已經有些混亂了,通俗點,就是公公有理婆婆有理。尤其是當事人的回避,讓惲夜遙隻能作出猜測,而無法得到支持真相的有力證據。
接下來是第二種假設,詭譎屋中已經沒有女主人了,所有的一切都是管家在做主,這種假設看似與第一種完全不同,但其實假設的結果大同異。也就是利用、隱藏、掠奪和欺騙圍繞著所有的事件轉。
如果當年的姑娘已經死了,且不論自然死亡還是他殺,這個家裏的人想要得到安澤的財富,當然可以讓一個人來冒充她,或者根本就不用冒充,隻要對外宣稱存在就行了,難道還會有人強行進屋查看嗎?對此,詭譎屋女主人常年足不出戶便是一項證明。
可是欺騙這回事,如果不做到十全十美的話,想要順順利利平安無事,基本上隻有想象中才能實現。詭譎屋殺人事件發展到現在,女主人確實沒有出現過,而房子裏的家人也確實如我們所見,刻意隱瞞著女主人的關鍵信息。
但他們有一件應該隱瞞的事,卻眾口一詞地承認了。那就是女主人的年齡,欺騙者不去隱藏最能夠揭穿自己的真相,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這第二種假設,看起來成立的可能性也很。
還有,第三種假設,如果沒有見到女主人的原因,是因為本尊當年離開了詭譎屋,而不是死亡呢?再往下推演,如今她回來了,帶著失去父親失去財富的仇恨,帶著留在詭譎屋中的欺騙者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的夢境回來了,那又會怎麼樣呢?
再來看第二句話,‘最近發現頭腦經常昏沉,實在是無暇照顧。’這句聽上去就比較奇怪了,誰發現誰頭腦昏沉?又是誰無暇照顧?句子根本就隻有尾沒有頭。
按照語氣來分析,可以聽出一絲無奈,也許是安澤的女兒生病了,而他因為忙於某些事情,沒有空閑照顧。但緊接著第三句話,又把安澤很忙這個梗給推翻了。
第三句話‘自己的工作越來越清閑,不知是否是好事?”這句話可以算是此篇日記中,最完整的一句話了,至少安澤用上了主語,而且不用什麼理由來解釋。它明了安澤並不是沒有時間照顧自己和女兒的生活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