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農村會計管理 促進新型農村建設
會計與金融
作者:李奇
【摘要】隨著全麵實現小康,實現全麵現代化的國家戰略目標的實施,農村工作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農村會計的問題也顯得非常的重要,文章通過研究發現農村會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並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議,規範農村會計管理,促進新型農村建設。
【關鍵詞】農村,會計,建設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幹意見》,再一次強調了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文件指出,實現全麵的小康,建設全麵的現代化,農村是一個關鍵的因素,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依然占全國總人口的多數,離開農村,談全麵現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新農村建設已經成為一項重大的關鍵曆史任務,在這種曆史條件下,新農村建設的會計問題也顯得更加重要。
近年來,各級政府、財政機關對會計的管理越來越重視,做了很多工作,會計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這些提高和改善更多的是體現在城市和工業,對於農村和農業就涉及不多,農村會計存在很多的不足。
一、農村會計存在的問題
1、領導主體管理乏力。“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源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一章)。明確規定財政部門管理會計工作,但是在現實工作中,財政局作為縣一級的財政管理部門,它的管理工作更多的是縣範圍的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單位、,對於農村會計的管理,涉及甚少,甚至是劃歸農業經濟管理單位進行管理,但是農業經濟管理部門對於會計的專業性、規範性、科學性又隔行如隔山,管理起來相當別扭,有些地方幹脆不管,這樣就造成了農村會計管理主體比較混亂,對農村會計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導。
2、會計人員素質不高。許多農村的會計人員素質都比較低,有些農村甚至沒有固定的會計人員,有的外出務工,有的外出做個體生意,有的不願意再幹了,會計人員的更改相當隨意,有的根本沒有經過什麼專業培訓,會計從業資格無從談起,會計核算更是一塌糊塗、賬賬不清、賬實不符更是常有之事。
3、會計檔案管理混亂。會計資料和會計檔案對於會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會計基礎工作規範》都作出非常嚴格的要求,可是在農村會計中,原始憑證的收集、保管往往很混亂、很隨意、記賬憑證的製作更是亂七八糟,會計報表五花八門,有些農村還進行“口頭保管”有些根本就沒有保管,使會計工作的可控性和連續性難以實現。
4、缺乏監督和審計。由於各種條件的限製,農村不可能象企事業單位一樣建立科學的內控製度和專業的內控部門,再加上農村的分散性和偏遠性,使得財政管理部門的管理也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同時,村民作為最大的監督主體,往往受限於自身的素質、學識、意識、能力等方麵的原因,沒能更好的對農村工作作出有效的監督和審計
二、規範農村會計管理的建議
1、明確農村會計領導管理主體,加強領導主體管理力度。各級政府,特別是縣一級政府應該明確規定農村會計工作的管理由財政機關,即財政局統一負責,加強財政局對農村會計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具體並統一指導農村會計工作,從上到下,如會計法、會計準則、會計製度、會計資格、會計帳簿、會計報表、會計科目都要做到逐步規範合理。盡量做到領導明確、思路清晰,避免多部門重疊領導,多重管理容易產生混亂,甚至是互相推諉,空洞管理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