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蕭條經濟中投資的作用(1 / 2)

蕭條經濟中投資的作用

經濟研究

作者:張利傑

【摘要】本文通過對當下經濟大蕭條源起的淺析和反思,探究經濟蕭條中投資的作用,並重點提出資源整合型投資、創業投資和技術型投資的思路,以表述出個人見解——開展能夠創造新的勞動價值的投資!在市場經濟的大浪中,淘出更多的“經濟英雄”。

【關鍵詞】資源整合型投資,創業投資,技術型投資

一、經濟蕭條之我見

回想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其根源實際上就是美國超前消費和過度透支未來的結果,錯誤的本質就是在虛假的繁榮和泡沫經濟條件下,通過一些金融工具讓一些人提前擁有原本應該很多年以後才有可能獲得的住房。中國目前經濟狀況和存在的一些問題與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前有很多相同之處,經濟繁榮是否真實暫且不論,但泡沫經濟是不爭的事實,社會超前和過度消費也是不爭的事實。不管用未來的錢去買住房還是修建高鐵一類的項目,其產生的經濟泡沫實質是一樣的。任何一個國家承受這種超前和過度消費危害的能力都是有限度的,特別是當經濟發展出現瓶頸的時候,災難就是在所難免的,那就是經濟大蕭條的開始。

於是,中國發生了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政府為了抗危機、保增長,國務院出台“四萬億救市計劃”。2013年央行發布的《2013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稱,建立存款保險製度的各方麵條件已具備,可擇機出台並組織實施。也就是說,國家將允許銀行破產倒閉。

可見,中國經濟蕭條,並不是聳人聽聞!

我們國家,也在麵對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我們始終相信,挑戰與機遇並存!那就是,經濟蕭條帶給投資的巨大潛力!

二、經濟蕭條帶給投資的巨大潛力

挑戰與機遇並存。《資本論》中,馬克思論述了固定資本更新引起的投資競爭。經濟危機和經濟周期是投資過剩,即生產過剩的結果,雖然資本投下的時期是極不相同和極不一致的,但危機總是大規模新投資的起點。想想,經濟蕭條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更多的企業會倒閉、企業再掀裁員熱潮、工作越來越難找、工資很難再提高、百業蕭條錢是寶、窮人日子更難熬……那這又意味著什麼呢?資源閑置——人力資源閑置!但,人是活的呀,不能等著挨餓呀,那怎麼辦?突破!這樣,不管是市場經濟,還是國家,還是個人,都將麵對極大的壓力!壓力就是動力,爆發就會有突破!國家,會去做宏觀調控,更加注重市場經濟改革。而人,自然會自己去找食物——投資,經營。

風投教父Michael Moritz是這個地球上最富盛名的風險投資家之一。他投資過的公司有Flextronics、思科、雅虎、PayPal、Google。采訪中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是不是經濟危機反而讓你們的工作更容易了?Moritz的回答是:是的。因為經濟危機把泡沫擠掉了。我們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了,而不是老被不靠譜的虛假打擾。這個環境也更利於找到好的員工、好的地方、更多的客戶。更重要的是,經濟蕭條期中,客戶更願意去冒險嚐試一家新公司的產品或者服務,隻要這些新公司能夠通過更高效率或者更低成本帶來一個巨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