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軍隊院校學員激勵機製研究(1 / 2)

軍隊院校學員激勵機製研究

管理縱橫

作者:劉藝

【摘要】激勵機製是科學施教的一個重要職能,是軍校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激勵過程,就是激發人員積極向上的動機,充分調動其學習、訓練積極性的過程。我院對激勵機製的研究還不全麵、不深入,往往以定期考核為主,達標即合格,激勵效果不明顯,很難最大程度的激發學員的學習自主性和訓練熱情。因此,全麵深入地開展軍校學員激勵機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軍校學員,激勵機製

激勵機製是科學施教的一個重要職能。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威廉詹姆士的研究發現,按時計酬的製度下,一個人如果沒有受到激勵,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確而充分的激勵,就能發揮其能力的80%―90%,在軍校教育中也是如此,我院對激勵機製的研究還不全麵、不深入,往往以定期考核為主,達標即合格,激勵效果不明顯,很難最大程度的激發學員的學習自主性和訓練熱情。因此,全麵深入地開展軍校學員激勵機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一、軍校學員激勵機製的構成

(一)學員激勵機製的涵義。激勵是心理學的一個術語,是指心理的驅動力。激勵的行為形式動力的意思,即通過某種內部或外部刺激,從而使人奮發向上,努力實現目標。所謂激勵機製就是教育者為激發受教育者的學習訓練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向學習訓練目的不斷靠近的過程中,運用激勵原理所采取的整套方法和措施。軍校學員教育中的激勵機製是指通過引導學員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以實現共同目標的過程,也就是通過教育引導來達到提高學員學習訓練成績的目的。

(二)學員激勵機製的要素。學員的教育管理中,基本的激勵手段有兩種,一種是外在激勵,例如獎勵、表揚、批評、處分等;一種是內在激勵,例如對目標的認同,理論的內化,明確的責任意識,成才欲望和興趣感等。激勵過程主要取決於各個環節的有機聯係及刺激變量的質與量,還要重視學員需要的種類與層次特點,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與傳統道德教育,注意培養和挖掘其精神潛能,從根本上激發和調動學員的主體意識和積極性。

(三)實施激勵的時機。俗話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巧妙抓住時機進行激勵,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軍校教育者應選擇適當的時機,運用適當的方式,對學員給予物質和精神的激勵,最大限度的調動其學習訓練的熱情,在平時的教育中,要把握以下幾點:一是個人環境發生變化時,當一個人麵臨一種新的組織環境時,教育者及時激勵控製最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新生剛入學時,往往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此時激勵效果明顯。二是個人對某種需求有著強烈願望時,比如,學員對擔任骨幹、評優或經濟利益等存在某種程度的要求時,教育者不失時機的關注上述需求,就能有效的保持學員的熱情。三是個人在取得成績或遇到困難時,必然都希望獲得認可和幫助,此時,教育者應主動的去關心、支持,就產生最佳的激勵控製效果。

二、軍校學員激勵機製的運行原則

(一)因人而異的原則。人的工作積極常與他們的需要、興趣、理想、信念等個體傾向有關,個體傾向性不同,激勵的內容、手段、時機也不同,這樣才能真正調動人的工作積極性。軍校教育實踐說明,隻有承認被教育者之間的差異,才可能真正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的采取不同的激勵措施,收到預期的激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