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工業中的環境保護問題
理論探討
作者:李春雨
【摘要】近年來我國礦業迅猛發展,礦物的開采帶來的汙染離我們越來越近,基於對“礦業”與“環境保護學”的交叉學科研究,本文通過對當代礦物開采工業發展及現狀的深入了解,並結合環境學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批判性地指出了當代礦業領域中所蘊藏的十分嚴重的環境問題,基於“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提出了在今後的礦業發展中所應采取的環境保護的相應策略。
【關鍵詞】礦山工業,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環境汙染
1前言:
環境問題是當今全球性的大問題。人們從一係列全球環境問題所帶來的危害中充分認識到:環境和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長期可利用的自然資源,人類將失去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經濟、社會也難以協調發展。“人口、發展與環境”是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問題,礦物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從石器時代一直到工業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的每一次巨大進步,都與礦物資源利用水平的飛躍發展密切相關。隨著我國進入快速工業化階段,礦產資源需求量大大增加,從礦物的開采、加工到使用,無一不如人類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近年來,礦物開采與加工的環境汙染問題日趨嚴重,這與我國要建設“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宗旨是相違背的。
2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的主要環境汙染問題及危害
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正進入快速工業化階段。隨著大規模探礦與開發,嚴重的環境問題開始浮出“水麵”。一般礦山工業的主要任務是開采礦石。而一些現代大型聯合企業除了開采礦石外還要進行選礦、冶礦生產,同時還設置建築材料、化工、煉焦、燒結、發電等輔助生產過程。在探礦階段,砍伐樹木、大興土木、道路建設是最常見的大規模開發活動;燃料的使用常常導致對當地環境的影響;開采過程諸如卡車的使用造成嚴重的噪音;勘探活動使用大量的潤滑油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環境破壞;采礦和選礦過程中排放的廢石堆和選棄的尾礦,加上礦產選冶、加工過程中生成的廢氣、廢水、粉塵和廢渣等等一係列破環環境和威脅人類健康的因素全部顯露。這些環境問題的產生又將嚴重製約經濟的發展,甚至有的還因此抵消了經濟發展成果。
3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整治措施
礦山汙染的危害相當嚴重,不論是對人類、對環境還是對生態係統,它的破壞力都是不容置疑的,既然如此,就一定要采取適當的措施,從各個方麵對其進行整治。
3.1空氣汙染的整治措施
大氣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大氣環境質量的優劣不僅直接影響著生態係統,而且關係到社會經濟能否可持續發展。所以一定要保護好大氣環境,做到這一點可以從以下幾個途經進行:
3.1.1用國內外先進技術淨化有害氣體、清除有害粉塵。淨化氣體主要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轉化法、燃燒法和冷凝法;防塵技術有濕式鑿岩、幹式鑿岩捕塵、噴霧降塵、密閉抽塵、通風除塵、錨噴防塵、荷電水霧除塵等。
3.1.2工業合理布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廠盡量設立在郊外等遠離居民的地點。選廠不宜過分集中,以減少一個地區內汙染物的排放量。
3.1.3植樹造林,擴大綠化麵積。茂密的林叢能降低風速,使空氣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蒙塵的葉子經雨水衝洗後,能繼續吸附飄塵。如此往複攔阻和吸附塵埃,能使空氣得到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