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養老金並軌的現實意義
理論探討
作者:張雲霞
【摘要】“退休雙軌製”倍受詬病已是不爭的事實,要求盡快並軌已成為國人的共識,也是占全國退休人員大多數的企業退休人員的最高訴求!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製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製度進行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製度,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它標誌著存在了近20年的養老金“雙軌製”的終結,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和企業職工一樣繳納養老金。
【關鍵詞】養老金,並軌,意義
一、目前我國養老金的現狀。
目前我國的養老金實行的是雙軌製:即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金的收繳、退休核準、退休金發放及標準都是由人社部門下屬的企保部門負責,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金的收繳、退休金發放由財政部門負責,退休核準則是由組織部門和人社部門下屬的公務局負責,目前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的養老金替代率(養老金占退休前工資的比例)不同,即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可拿到在職工資的80%至90%,而企業職工退休後隻能領到在職工資的40%至60%,退休工資差距較大。
二、公務員養老金並軌。
“退休雙軌製”倍受詬病已是不爭的事實,要求盡快並軌已成為國人的共識,也是占全國退休人員大多數的企業退休人員的最高訴求!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製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製度進行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製度,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這標誌著存在了近20年的養老金“雙軌製”的終結,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和企業職工一樣繳納養老金。
三、養老金並軌的意義。
“養老並軌”終於塵埃落定了,“養老並軌”釋放積極信號,有八大意義。
1、養老並軌彰顯社會公平正義。一個社會存在多種不同的養老製度,而且這種不同是因身份而異,顯然不公平。數據顯示,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金約為企業退休職工的2至3倍,即便是國有大型企業,人員離崗後的退休金也是比較低的。長此以往,階層之間的隔閡就會被不斷地拉大。而養老“並軌”讓約4000萬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告別養老“免繳費”時代,建立與企業人員統一的養老保險製度,從“雙軌”到“並軌”,民眾看到了社會公平。所以,養老保險“雙軌”變“並軌”是關乎社會公平正義的製度安排之一,這一改革體現了改革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的價值取向。
2.有效遏止公務員熱。近十年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式的公考熱愈演愈烈,為什麼?當然,梅氏所說的,一個國家,人們爭當公務員的熱情是和這個國家的吏治腐敗程度成正比,是一個方麵,但在我國,隻要進入公務員序列,享受超國民的高福利確是不爭的事實!多年的改革,國家增加活力,社會增加了財富,但同時因改革不徹底甚至“到官為止”,也使除公務員外的多數人失去歸屬感,對改革失去認同感,人們,尤其年輕人,親眼看到公務員另行一套的住房、醫療、退休的高待遇,看到一些高級技術人員(有些是羅陽式的軍工功勳),由於是從企業退休,落得貧病交加,開始懷疑‘知識改變命運’,更不相信‘勤勞能致富’,千方百計擠入公務員序列就成為必然!所以,盡快實現並軌,讓大家和公務員一起共享國民待遇,降溫公務員熱也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