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全站儀在水利工程測量中的應用(1 / 2)

淺析全站儀在水利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行業科技

作者:畢立平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水利工程中全站儀測量誤差產生的種類和解決方法,並介紹了控製測量精度的相關方法。

【關鍵詞】全站儀,測量,誤差

引言

隨著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快速發展,工程中的距離和高差以及放樣都對測量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全站儀在水利工程測量工作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本文著重介紹了全站儀在水利建設工程項目測量作業中應用所產生的誤差作出分析,並結合本人多年的實踐經驗對全站儀測量精度的控製措施進行了總結,對於指導實際工作具有一定價值。由於測量工作中,技術人員對於全站儀的使用沒有形成統一的規範,加之許多技術人員是初學者,加大了全站儀操作誤差,導致了許多數據不夠準確,所以本文著重分析哪些操作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全站儀的測量誤差。

1水利工程中全站儀測量誤差分析

儀器校驗。全站儀在實際測量前必須嚴格校驗盤讀數指標差,特別是豎盤讀數指標差的校驗。有規範要求儀器使用時第一、二、三天每天校驗,以後一周一次。使用中發現,我們使用的儀器必須每天校驗,隻要發現豎角盤左,盤右讀數指標差偏差過大,就要校驗儀器。在保證各螺絲既緊又能使其居中,一般哪邊高就調哪邊的螺絲。儀器安置。儀器的平穩安置不容忽視,測量前測量儀器放置平穩,測量時才能夠正確測量讀數。測量前還應避免視線上障礙物對測量讀數的影響。如果視線前方有障礙物,勢必影響到測距結果的正確性,測量時如遇到視線前方有障礙物,一定要先清除障礙物,再進行測量。

天氣對測量精確度有一定影響。雨後天晴不宜觀測,雨後天晴的天氣,空氣擾動大,不宜進行測量操作。我們在一個雨後天晴的上午返覘觀測,儀器在太陽下,逆光觀測,天空霧蒙蒙的,望遠鏡裏找不到目標。直到臨近中午,陽光照到棱鏡上後,才能進行觀測,但目標在望遠鏡裏仍抖動不停,嚴重影響測量精度。增加三腳架的數量。為加快測量速度,控製測量盡量采用三角架擺棱鏡,這樣隻搬棱鏡,不搬腳架,減少擺鏡時間和擺站的誤差。如有四個三角架配合使用,三個使用,一個走前視,這樣速度會更快。

光學對中器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全站儀和棱鏡連接器都有光學對中器,很好使用。但使用中一定要按照:調平-對中-再調平-再對中的順序使用。因為光學對中器在基座不平時,視線是斜的,這時對中,調平後就不對中了,有時要動腳架,影響測量工作進度。全站儀配有垂球,擺腳架時將其掛上,在三角座基本水平時,讓垂球基本對中,固定腳架後,架儀器調平後用光學對中器精確對中,這樣操作起來很快。儀高、棱鏡高測量不易精確。實際操作時,發現遊標卡尺隻能量到三角基座調平螺旋的上座。因上座到下座之間有調平螺旋,調整後數字是變化的,每一站不同。角架座盤到棱鏡中心的傾角比到棱鏡基座的傾角要小一些。

2全站儀測量時還應注意的問題

測量工作中需要劃分測圖單元,劃分時多安裝自然物分界為基線,比如以道路、湖水、河流等,地形圖測量時可以有效地解決接邊時誤差較大的問題。測量過程中盡量做到細部點測量完整,能夠進行實測的點盡量不用尺子來量得,這樣就可以避免由於尺子等量取所造成的估算誤差,同時也可以避免降低工作效率。同一個測圖中的相似地物或地貌應該在同一批次中進行,可以有效減少內業處理過程造成的誤會和偏差,不過,實際操作中應視情況靈活運用。全站儀在測量工作中應用於測量一些如等高線等時,應該加大測點的密度,可以增加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這樣可以盡可能地域實際地形地貌相符,也符合計算機建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