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供水管網現狀及發展發向
行業科技
作者:王江濤
城市供水管網是結構複雜、規模巨大的管線網絡係統,是城市賴以生存的血脈。作為保障居民生活、企業生產、公共服務和消防等各方麵用水的地下供水管線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管理部門進行規劃、建設、管理的基礎信息之一,更是供水企業實現“優質供水,服務社會”的提前,因此供水管線數據的質量以及管理方式的現代化水平對城市和供水企業而言都會有很大影響。
一、供水係統方麵存在的問題:1)水廠建廠較早,工藝陳舊、設備老化,使製水成本提高,也對水廠的安全供水造成一些影響。2)供水管網係統混亂,管網老化、漏損率高。3)供水距離遠,向南及向北均建有中途加壓泵站。
二、供水管網方麵存在的問題:
1)網質量低劣現象比較普遍:1.管材質量:現有供水管網中,灰口鑄鐵管占1%水泥管占2%鍍鋅鐵管等低質管材占3%。2.施工標準:隨著標準的逐步提高,大多數安裝時間較長的灰口鑄鐵管,其質量已不符合國家現行有關規範的要求。3.借口配件:竣工年限較長的管網配件質量差,接口技術落後。這些問題導致管網抗腐蝕強度低,長時間使用後形成水垢.腐蝕嚴重。此外就是抗衝擊和抗壓強度低.爆漏事故頻繁發生.管網漏損逐年增加等原因。
2)供水管網非正常工況運行。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用水需求逐步增長。為適應城市供水發展的需要,大多數城市供水管網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1.網係統改造滯後於供水範圍的擴大2.源變更造成原有管網係統的不適應。
3)管網老化問題突出。相對於材質較差的普遍性情況,我國城市供水管網老化問題己日益顯現,其中老城區問題尤為突出,供水管網鋪設時間大多在50年以上,長期超限運行,年久失修,老化嚴重,這部分管網約占全部管網長度的6.2% 。
4)管網無基礎資料,如圖紙存檔等資料
5)閥門維護管理問題處理不當。在維修管理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閥門無法關閉損壞,漏水等現象。在管網檢修時,不能確定閥門的位置,可能造成大麵積的停水現象。
三、問題管網造成的主要危害
1)供水漏損嚴重。根據中國城鎮供水協會的不完全統計,1992年~2003年,全國城市供水管網平均漏損率從7.89% 增加到1 7.92% 。2002年建設部對全國408個城市的調查顯示,城市公共供水係統管網漏損率平均達21.5% ,2003年在29個有統計結果的省區中,公共供水管網的平均漏損率高於3O% 的有2個省(區),大於2O% 的有貴州 吉林、黑龍江. 內蒙.海南.湖北.河南 雲南8個省(區),個別城市甚至高達5O%。隨著城鄉區域供水的發展,鄉鎮範圍內供水管網漏損率也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
2)管網二次汙染。由於管網設施老化,導致在配水過程中造成二次汙染,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麵:一是由於出廠水的化學穩定性和生物穩定差,管網水中渾濁度、鐵 、錳濃度升高,造成超標;二是餘氯會與出廠水中的有機物發生反應,管網水中的餘氯含量大大降低,進而減弱了管網水的生物安全性,尤其是地級城市的問題突出。根據對184個大中城市的不完全統計,2000~2003年管網水質發生二次汙染達4324次。
3)供水水壓下降。由於管網漏損,造成水動能損失,不僅提高了動力成本,而且使得供水水壓達不到設計要求,有的區域2層以上樓房的居民用水不能保證,有的區域隻能實行每天3-4次定時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