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快件的產生原因和對策
行業科技
作者:許旭
【摘要】近年來,中國快遞行業迅速發展,從2006年到2013年,行業規模增長了三倍多,平均每年增長36%,尤其是從2010年到2013年,每年增長率達到了57%,到2013年我國全年處理快件92億件,占世界第二位,比上一年度增長61.6%。快遞行業的迅速發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是與此同時,危險快件傷人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出現了一些毒快件、爆炸快件等嚴重違禁快件,給社會公眾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關鍵詞】奪命快遞,安檢驗視,實名製
一、原因分析
快遞行業快速發展,每時每刻都有無數的快件在投遞的途中,但與此同時,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相關部門也采取了一些預防措施,但部分危險快件依然能“帶險上路”?我們通過以下幾個典型案例來分析。快件爆炸事件:2011年8月14日,杭州某快遞公司的一營業部發生快件爆炸事件,事故造成兩職工受傷,後查明是快遞公司原辭退的員工所為。
南航貨物燃燒事件:2012年10月22號晚上,大連機場發生了快遞物品燃燒事故,事故飛機是南航cz6524,後經公安調查,原因是某一快件內裝有耐風火柴,火柴在飛機落地時摩擦著火。調查時還發現,該飛機裝運的快件中還包括兩塊鋰電池,這也為飛機帶來了潛在的危險。
快遞茶葉藏毒事件:2013年11月7日14時,侯某將毒品藏匿在茶葉包內,在深圳市龍華新區觀瀾街道中通快遞站以郵寄的方式販賣毒品給其他省份的吸毒人員“吳某光”。一周後,侯某再次將毒品藏匿後,在深圳市龍華新區觀瀾街道茜坑新村圓通速遞點處,以郵寄方式再次販賣毒品給吸毒人員。
這些快件明明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卻能夠隱匿於普通快件之中,目前,快遞相關法律已經對快遞中禁止攬收的快件種類作出了明確說明,並規定了快遞公司攬件時應該進行嚴格的驗視,用戶拒絕驗視的,郵政企業不予收寄。但是該規定的執行情況卻不容樂觀,很多快遞員去取件時都是不作驗視,直接拿走,尤其是對於已經包裝好的物品,更是懶得開箱驗視。首先是因為快遞行業的經營模式問題。近幾年快遞行業迅速發展,許多快遞公司采取的是全國各地網點加盟模式。加盟條件比較簡單,部分加盟商隻要有基本的辦公室和辦公用品,再有幾個快遞人員,交了加盟費就可以加盟了。總公司對加盟公司的監督和技能培訓也基本上是流於形式,其業務內容和形式也趨同,沒有什麼特色,例如“藍箭”涉槍專案,犯罪分子就是認為快遞行業目前檢查比較寬鬆,隻要把槍支“化整為零”分批郵寄,就能輕鬆過關。
其次是安檢設備欠缺,收寄驗視製度不完善。由於低成本、低起點經營快遞,就決定了許多快遞公司的粗放經營,根本沒有完善的安檢設備,所謂的驗視基本上靠肉眼完成。不同的違禁物品的檢測方式是不一樣的,有些違禁物品容易辨別,比如槍支彈藥,稍微一看就能分辨出是什麼;但是有些物品,單靠肉眼難以辨別是否為違禁品,需要借助儀器來識別,例如放射性物品,化學製劑等,如上例圓通奪命快遞中的氟乙酸甲酯樣品。缺乏這些專業化的檢測設備就無法對很多危險品進行檢測。再加上快遞業務量大,很多快遞員每天要取、派快件超過200件,為了搶時間,忙於奔波;很多網點對員工采取計件工資,如果要驗視就會花費時間降低收入,單位也沒有強調驗視,顧客也因隱私受侵犯反對驗視,所以快遞員也就不會花時間對快件逐件檢查。如果快遞企業能夠像車站、機場那樣,安裝上現代化的安檢設備, 創建有效的安全檢查係統,就既能充分的保護客戶的隱私,又可以有效查出危險快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