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新時期高校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 / 2)

淺談新時期高校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教論壇

作者:王瓊 甄春成

【摘要】高校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中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富有活力和生機的社會群體,是實現我們社會主義事業的強有力的主體。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教育重要工作之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把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那麼新時期高校如何做好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筆者在此淺談拙見,以為探討。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

高校大學生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是最富有活力和生機的社會群體,社會時代的不斷發展,新時代對大學生在個人素質涵養方麵都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對大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教育學生的中心工作環節,是整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新時期高校如何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少年興則國家興,少年強則國家強,大學生是祖國的生力軍,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鄧小平同誌就十分重視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他曾指出:“要加強各級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開勢教育,包括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教育、道德觀教育。”胡錦濤同誌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特意強調了要從實際出發,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高尚的思想政治修養的新一代的優秀大學生,使其具備能夠與時俱進,與國家共同進步,與人民群眾一起努力奮鬥的能力,來保證能夠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因此,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主義發展的需要。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應該把思政教育放在第一位,在學生的學習任務中,樹立堅定的、科學的思想政治方向。隻有這樣大學生才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才能有豐富的內心精神世界。隻有深入進行素質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道德素質以及科學文化素質,才能順利地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新時期高校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借新媒體之力,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方式。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還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這種傳統的傳播方式已不能滿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根據新形勢發展的需要,結合大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借助新媒體平台創建多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當前以網絡和手機為代表的新媒介日益普及,除了加強校園網絡建設外,還應重視手機這一新傳播媒介的作用。除了傳統的手機短信等方式外,手機報、手機電視、微博等越發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豐富,方式也更加多樣,這既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的傳播途徑與技術平台,同時也為增強實效性開拓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同時,網絡也拓寬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教育者能利用網絡平台,隨時關注學生動態,真正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心理世界,解除了交往過程中的心理戒備,激發學生主體精神,促進雙方有效“對話”。通過這種網絡新媒體環境下的“對話”,有益於我們的高校教育者掌握大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出現在學生需要的各種環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